抑郁症能帮人们重新整理人生?!

专家园地 > 杨郗 2017-07-26 (6707)

       执着于无法实现的目标是抑郁症的发病原因之一。很多人因自己壮志未酬、怀才不遇而心情苦闷,这些情绪积郁在心中若不能得到及时疏导,就可能引发抑郁症。

       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根据德国耶拿大学学者的研究,抑郁症的体验能帮助人们学会放手,进而不再为那些难以达到的目标而苦恼。

过高的目标会让人抑郁么?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在孩童时代,当我们意志不够坚定或者想要放弃的时候,这句话就会被灌输给我们。老师和家长除了教育我们要不屈不挠,还经常强调:人从小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因为唯有正确的动机才能帮助我们达到目标。

        很多人也许已经将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带入到生活中方方面面:如学习、工作、业余爱好和家庭等。于是我们经常见到周围的一些人,在任何事情上都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然而,当过度执迷于追求难以达到的目标时,那些野心勃勃的计划却常常成为生活的枷锁。

        一些人的情绪问题最终发展为抑郁,往往是因为在追求过高目标时付出了太多徒劳的努力。当目标遥不可及时,无论人们多努力,挫败感和无助感都会油然而生。与此同时,人们还会感到周围的事物变得无法掌控。

       然而,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你打开一扇窗,抑郁的体验实则为人们创造了一次机遇。抑郁症患者往往比没有患过抑郁症的个体更豁达,因为他们更懂得去放弃那些难以完成的目标。

“优雅的放弃”也许会成为生活的赢家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最理想的境地既不可达,人往往不知退而求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懂得放弃是一个难能可贵的优点。谁学会了放弃谁就赢了,尽管这听起来和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相矛盾。

      然而,症状都有其特殊的功能和意义,放弃的能力代表着抑郁症的一项重要的适应功能。

      简而言之,如果不是一个人的目标设定和他的个人情况之间的差距过大,他也不会放弃原先那个让自己痛苦不堪的目标。一旦此人转去追求为现实的目标,他将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德国耶拿大学心理学的学者曾经做过这样的研究:专家们选取了一组抑郁症患者和一组健康志愿者,让他们完成一些简单的词汇拼写纠正任务。这些词汇的字母顺序有误,如study(学习、研究)被误写成sduty。专家则要求两组被试者将这些单词中的颠倒字母重新排列成正确的拼写。

      那些健康的被试者不得不绞尽脑汁地去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纠正字母颠倒的单词。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其中的一些问题是无解的,他们一心想要将那些杂乱无章的字母组合重新排列成有意义的词汇。

      在测试中,这些无解的题目代表着无法完成的目标。而在规定的时间里,为了尽可能多的完成题目数量,放弃这些无解题目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在测试中,抑郁症组的被试者比健康组的被试者花费了较少的时间去重新排列那些无意义的字母组合。同时,抑郁组解决有解题目的时间同健康组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在这个看似游戏的测试中,抑郁症患者因为懂得放弃,而比健康组被测完成了更多的题目。

      这个道理很像读书时,参加重大考试之前老师往往会交给我们一些考试技巧:考试的时候题目难度参差不齐,在有限的时间里拿到最高的分数才是考试的赢家。

      同理,在有限的人生中,渐渐地,这个人完成的目标多了,成就感、满足感、自我实现的感觉也会越来越强烈,他也会渐渐感觉到生活也开始变得美好。

危机或许是个人发展中的机遇

      这个测试中设计的任务比较简单,毫无疑问,这些任务不能同我们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相提并论。然而心理学家们却认为,这项测试的结果可以让我们换个视角去看待抑郁症。抑郁症的典型症状之一是意志活动减退,但是动力的缺乏似乎让抑郁症患者有拥有更加强大的能力去放弃目标。

      在心理治疗中,让抑郁症患者放弃不且实际的目标,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这个治疗策略,就是鼓励那些饱受高目标的困扰的抑郁症患者,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目标,让自己不再被目标所束缚。

      如果我们不再将抑郁症单纯地视为情绪负担,那么无论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还是抑郁症患者,都可以将抑郁的体验当做是治疗过程中的资源。

      所以,抑郁只是人生路上的一段体验。人吃五谷杂粮,就有七情六欲,生病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一旦我们从辩证的角度去审视抑郁症便会发现,这段体验也许可以让我们学会如何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来源:转载自宋艾米的心理书,文章来源:《Science 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