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贫血了?你该这样做!
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儿童青少年,很容易因很多原因造成铁摄入不足、铁储备量下降而导致缺铁性贫血。
现状:1991~2010年间,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7~15岁学生贫血状况有所改善。城市地区男、女生贫血率分别由1991年28%~42.2%、30.2%~46.8%下降至2010年8.0%~16.6%、11.5%~16.7%。
农村地区男、女生贫血率分别由1991年31.3%~45.4%、30.8%~47.7%下降至2010年10.6%~20.6%、13.3%~20.5%,改善明显。
贫血是什么?
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范围;而缺铁性贫血则是指体内由于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造成的一种疾病。铁是血液的重要成分,也是我们身体和智力发育的重要保障。
孩子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缺铁导致的贫血会导致细胞呼吸障碍,从而影响组织器官功能,出现食欲下降。铁缺乏的儿童还会出现易烦躁,冷漠呆板,对周围食物不感兴趣等情绪变化;当血红蛋白继续下降,儿童还会出现面色苍白,嘴唇粘膜和眼结膜苍白等典型症状,还伴有疲劳乏力、头晕、心悸等不适,长时间缺铁还会导致生长发育受阻,注意力、学习能力下降,影响孩子免疫力和活动力, 最终对造成巨大的影响。
缺铁性贫血常见原因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和全球性健康问题,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
(1)先天储存铁不足
由于孕期妈妈自身铁摄入不足或出现贫血的情况,会导致宝宝先天储铁减少,增加患缺铁性贫血的风险。
(2)膳食铁摄入不足
对于才出生的宝宝来说,长时间纯母乳喂养而不注意补充铁易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对于儿童青少年,日常富含铁的食物摄入不足也会增加贫血分险。
(3)生长发育因素
由于孩子生长发育较快,对铁的需求量也较高,若未及时补充铁,易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4)铁的吸收障碍
不合理的饮食搭配及胃肠道疾病都会影响铁的吸收利用。
(5)铁丢失过多
身体中的长期慢性失血均可导致缺铁,临床常见消化道出血和女孩月经增多。
缺铁性贫血初步诊断
缺铁一般要经过以上三个阶段才会发展为贫血,所以当出现缺铁性贫血时的症状,就应该要引起重视,这个时候储存铁已经耗竭。
简单判断可通过以下3方面进行:
(1)看是否有贫血的临床表现,一般表现为皮肤黏膜逐渐苍白,常有烦躁不安,不爱活动,食欲减退,儿童青少年可自述疲乏无力;
(2)看是否有引起铁缺乏的高危因素:如饮食、外伤、月经等;
(3)血常规及血细胞形态学检是否查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4)血红蛋白是否低于标准范围。
确诊需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进行相关实验室辅助检查。
预防治疗
1、对于无贫血的孩子可进行预防性补充,摄入含铁丰富的食物:推荐每日20-50g红肉,每周吃1-2次动物内脏或动物血制品,同时可补充含维生素C高的食物,促进铁的吸收。
2、对于已经出现缺铁性贫血的儿童青少年,首先需去除病因,必要时可口服铁剂进行补充。
饮食建议:
每日增加含铁丰富的食物,推荐每天摄入红肉,每周至少2次健康动物的内脏或血,每周2-3次木耳、芝麻。
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例如枣、柑橘类等水果或蔬菜,可促进铁的吸收与利用。
避免或减少抑制铁吸收的食物,例如:浓茶里的鞣酸(儿童青少年不建议饮茶)、菠菜里面的草酸(可焯一下再烹调)、面粉里面的植酸(可用发酵的方法减少植酸含量)都会抑制铁的吸收。
对于通过饮食调整仍然未恢复正常范围的儿童青少年,需及时查找原因,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口服补充铁剂,通常服用3-4周可恢复正常,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仍需继续服药3-6个月,以补充体内储存铁,但饮食也不可松懈哦!
参考文献:
[1]苏宜香.儿童营养及相关疾病[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2]王卫平.儿科学,第八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3]甘倩,卢佳希,陈竞,杨媞媞,李荔,徐培培,潘慧,张倩,胡小琪.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2013年学生贫血患病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05):674-675+679.
[4].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08):724-726.
[5]杜文雯,张兵.5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及危险因素研究[J].卫生研究,2008(02):251-254.
[6]季成叶.我国中小学生贫血状况及程度构成[J].中国学校卫生,2008(02):111-113.
[7]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中国学生贫血状况的动态观察[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02):10-12.
感谢关注“芮老师说营养”,本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欢迎转至朋友圈。
审核校对:芮溧
内容编辑:小姚/李江
责任编辑:李江睿婷
热门文章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有注明“原创”的作品,版权归“医牛”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和个人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等任何使用,未经授权使用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 医牛健康资讯网”。本平台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图片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