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零食背后的秘密

专家园地 > 芮溧 2018-07-02 (5695)

原创: 芮老师营养工作室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膳食营养状况得到较大的改善,但也显现出了一些问题,例如:零食消费过多,缺乏科学指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儿童吃零食的现象已较为普遍。我国2岁及以上人群零食消费率以从90年代的11.2%上升至近期的56.7%,零食提供能量占每日总能量的10%左右。不同零食所含有的能量及营养素是有差异的,经常吃不健康零食可能会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状况。

什么是零食?

零食:是指非正餐时间食用的各种少量的食物和饮料(不包括水)。在《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中将零食分为3类,分别是:

1.可经常食用零食:

奶及奶制品,新鲜蔬菜水果,豆及豆制品,坚果;

2.适当食用零食:

包括谷类( 面包、饼干、馒头、蛋糕、派) 、薯类( 薯片、烤地瓜、薯条等) 、肉 蛋类及海产品;

3.限量食用零食:

饮料、冷饮、膨化食品、糖果( 棒棒糖、巧克力) 、果蔬干、蜜饯、水果罐头、话梅等。

绿色代表“可经常食用零食”
黄色代表“适当食用零食”
橘色代表“限制食用零食”


有关儿童零食选择的调查显示,儿童经常食用“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和“限量食用”零食的构成比分别为 38.4% ,22.3% 和 39.3% 。

限量食用的零食摄入量明显较高,不利于孩子健康。男生和女生的零食的选择上也存在差异:


女生选择“可经常食用”零食的比例 (44.9%) 显著高于男生(32.4%) 。

男生选择“限量食用”零食的比例 (45.4%) 显著高于女生(32.9%)。


不同的零食对孩子的健康有什么影响?

调查发现经常食用“限量食用零食”组儿童 BMI 和腰围都显著高于其他儿童。

不同零食种类消费组儿童的肥胖率、腹型肥胖率和 高三酰甘油血症率在各组间也存在差异:经常食用“限量食用”零食的儿童发生肥胖和高脂血症的风险是其他孩子的1.2和1.3倍 。

由此可见,经常吃“限量食用零食“的儿童患肥胖、空腹血糖升高、高甘油三酯血症及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风险显著增高。


如何合理安排及选择零食?

《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中,根据不同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求将孩子分为3个年龄段:2-5岁学龄前儿童、6-12岁学龄儿童及13-17岁青少年。


2-5岁学龄前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如果需要添加零食,建议:

1.少量零食且选择健康零食,可从奶制品、新鲜蔬菜、水果、坚果中选择;

2.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零食;

3.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6-12岁学龄儿童饮食模式逐渐从3+2的饮食模式逐渐过渡到一日三餐,由于3餐间隔时间相对之前较长,容易产生饥饿感,所以易产生零食消费需求。因此,在选择零食时要注意:

1. 零食少量,正餐为主,可在课间适量加餐,优选水果、奶类和坚果;

2. 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零食;

3. 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不喝含酒精、含咖啡因饮料。

13-17岁青少年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时期,这一时期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量明显增加,容易产生冲动性食物消费,甚至对某些零食产生依赖。建议:

1. 吃好三餐,避免零食替代正餐;

2. 合理选择零食,优先选择水果、奶类、坚果;

3. 减少摄入高盐、高糖、高脂肪及经过烟熏油炸的零食;

4. 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不饮酒。


【零食成分VS】
问:水果干能替代新鲜水果吗?(苹果和苹果干比较)

据上述食物成分比较可以看出,苹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而在苹果干中这些成分微乎其微;同时一般水果还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而在经过加工的苹果干中,膳食纤维也遭到了破坏;在苹果干中还含有大量的糖、能量也较高,使用过多易导致孩子肥胖、出现龋齿等问题,建议家长们还是为孩子尽量选择新鲜水果,避免果脯、果干等零食替代。


问:乳饮料能替代牛奶及其制品吗?(牛奶和乳饮料对比)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及钙,同时也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而在乳品饮料中仅含有少量的营养素,同时不排除含有人工添加剂的可能,不建议长期用乳品饮料替代奶及奶制品。

参考文献

[1]张宇凤. 2002-2012年中国居民零食消费状况及影响因素[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

[2]特约记者 周鹏. 零食分级引导儿童正确饮食[N]. 医药导报,2007-08-30(A04).

[3]李艳红. 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行为及其变化趋势研究(1991-2004)[D].郑州大学,2008.

[4]刘爱玲,尚现文,张倩,徐贵发,李颖,房红芸,胡小琪,马冠生. 小学生零食消费种类与肥胖及代谢异常的关系[J].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06):644-647.

[5]. 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J]. 营养学报,2008(02):123-124.

感谢关注“芮老师说营养”,本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欢迎转至朋友圈。


审核校对:芮溧

内容编辑:李江睿婷

责任编辑:李江睿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