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使用医学名词,从Sepsis的译名变化说开去
英文“Sepsis”曾翻译中文为“败血症”,有严重感染的含义。败血症的定义是,患者血液里培养出细菌,并有发热、全身虚弱等毒血症状,重者可出现循环衰竭。随着医学的进步,特别是急诊医学的进步,对局部炎症反应、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和多器官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人们对包括感染在内的炎性疾病的演变过程及其病理机制有了更多的认识。而在这一认识过程中,对“Sepsis”的理解也有了悄然变化,似乎也赋予了新的含义,目前中文翻译为“脓毒症”或“脓毒血症”,“败血症”一词已不再应用,有中文版《拯救脓毒症运动: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治疗国际指南(2016)》(https://wenku.baidu.com/view/cb6854a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9.html)等众多重要文献为证。
我们无从考证,前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出于什么考虑把“Sepsis”翻译成“败血症”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败血症一词在中国的西医学者中是深入人心的。客观存在必然有客观存在的价值,在几十年特定的历史时期,这一英文词汇的译名为我国医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发挥了特有的作用。但是医学总是要进步的,早在十几年前权威部门就已经把“Sepsis”改译成“脓毒症”或“脓毒血症”,并作为特定名词规定下来,这自有其更多的理由和合理之处。以鄙人之见,“败血症”对初学医学者是很难理解的,“败”是失利、败落的意思,如何去理解“失利的血液”或“败落的血液”是很头痛的事情,而“脓毒血症”在字面上似乎就更好理解,“血液里面有毒”理解起来是不是更轻松一点?
早在1986年我国科技部就成立了全国科技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一届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由吴阶平院士任主任委员,翁心植院士、张侃先生任副主任委员,共48位医学专家组成。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公布了第一批经审定修改的医学名词,涉及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所有学科,比如颅神经改为脑神经、浮肿改为水肿、血色素改为血红蛋白、肝硬变改为肝硬化、机理改为机制、围产期改为围生期,剖腹产改为剖宫产,等等,当时国内许多专业期刊进行了连载。审定修改医学名词的目的应该是,使医学名词的应用更规范化、科学化、更有利于学术交流,比如,“剖腹产”,手术并未进入腹腔,而只是进入宫腔,所以改称“剖宫产”更科学。
统一规范,用新名词淘汰旧名词是医学进步之使然,但人的思想有时是会有固化的,对原本自己深信不疑的东西再重新改变对它的认识有时会很困难。名词规范化的工作已经开展20多年了,但在我们的学术交流中(如期刊论文)、在医疗工作中(如病历书写),旧有名词仍会经常出现,相对来说,基层医务工作者、年长的医务工作者抱残守缺比较多见,我们的知名专家有时也会发生笔误和口误,甚至一些《专家共识》、《诊疗指南》和教科书也存在误用旧有名词的问题。沿用已经被淘汰的旧有名词并无原则性错误,但给人的感觉是思想陈旧,知识更新缓慢,就像一棵郁郁葱葱、向上生长的树木还存在黄叶子一样不完美。特别是我们的《专家共识》、《诊疗指南》、教科书仍在沿用已经被淘汰的旧有名词是不应该的,因为《专家共识》、《诊疗指南》等纲领性文献在专业上起着引领作用,假如自己都错了怎么去引领别人?
规范化使用医学名词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人的认识和专业都是有限的,任何人都难免会发生一些小错误,但当我们发现问题努力去改正它便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学风。医学在推陈出新中发展,愿广大医务工作者在规范使用医学名词中共同进步。
热门文章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有注明“原创”的作品,版权归“医牛”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和个人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等任何使用,未经授权使用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 医牛健康资讯网”。本平台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图片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