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得肠癌,我需要做肠镜吗?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牛健康资讯网综合整理 2017-03-23 肠癌|肠镜 (2975)

       据统计,2014至2015年间结直肠癌成为中国城市人群中第二大高发肿瘤,发病人数将达到263.2/10万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结直肠癌发生率有逐步上升趋势,并向西方发达国家靠拢。

       结直肠肿瘤不同于其他类型肿瘤,其从肠道上皮增生到癌变需要数年时间,这就给结直肠癌筛查提供了机会。目前的研究证据表明,规范化的筛查方案可发现更多早期肿瘤,降低结直肠癌死亡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高危人群筛查方案

       对于有1个小于60岁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或 2个一级亲属在任意年龄患肠癌或肠镜发现腺瘤样息肉的人群,推荐40岁或早于亲属诊断年龄10年开始进行结肠镜检查,之后每5年重复一次。

       对于有1个大于60岁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患肠癌或肠镜发现腺瘤样息肉,或两个一级亲属患有结直肠癌的人群,推荐40岁或早于亲属诊断年龄10年开始结肠镜检查,之后每十年重复一次。

       对于有一个二级亲属(祖父母,阿姨,叔叔),或三级亲属(曾祖父母,侄子)患肠癌的人群,推荐50岁开始行肠镜检查,之后每十年重复一次。

遗传性高危人群筛查方案

       有明确结直肠癌遗传性综合症患者,如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FAP)或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等,需要更早,更密切的随访方案

一般风险人群筛查方案

       推荐50岁以上人群每年1次进行高灵敏度化学法FOBT或免疫法FOBT,或者5年1次乙状结肠镜(可与FOBT联合),或5年1次CT模拟肠镜,或10年1次全结肠镜,所有除全结肠镜检查阳性者均需再行结肠镜检查确诊。 

       对于一般风险人群(无家族史),根据上世纪70年代中国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经验,中国人群发病率在40岁以上显著增高,比发达国家要早10年。因此我国的方案是针对40~74岁的人群,采用数量化高危因素序贯筛查方案筛选出高危人群,再进行结肠镜确诊,进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结直肠癌发病年龄的流行病学也发生变化,发病年龄较以往延迟,从50岁开始结直肠癌发病显著上升,因此新的《中国大肠癌筛查、早诊早治和综合预防共识意见》已经将筛查人群定为50~74岁人群。

       大便潜血试验(FOBT)也有助于早期发现肠道肿瘤, 需要注意的是FOBT是唯一经过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证实的可以降低死亡率和发病率的筛选方法,因此FOBT的应用极其重要,其在各个不同地区医疗单位使用方法确实存在一定差异。化学法FOBT阳性率3%~5%,敏感性30%~50%,免疫法FOBT阳性率6%,敏感性40%~60%。免疫法FOBT被证实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化学法高,应当推荐使用。中国结直肠癌筛查技术方案推荐使用的是免疫法。

       除了以上检测手段,还有什么措施可以早期发现结直肠癌?

       直肠指检是临床医生最常用的体检方式之一,其简便有效,一般可以发现距肛门7~8 cm以内的直肠肿瘤。另外,中老年男性还可通过直肠指检帮助诊断前列腺疾病。

循证来源: 梁磊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家人得肠癌,我需要做肠镜吗?2017-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