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使用!年纪大了肌肉流失 老年人该如何应对?

北京协和医院、医牛健康资讯网综合整理 2018-11-14 肌肉减少|衰老 (34897)

同样是65岁的两位大妈

一位患冠心病,几年前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同时还有高血压、糖尿病,常年注射胰岛素。但年轻时爱跳舞,退休后每天早起去公园溜一圈散步,每天晚饭后再和一群老年伙伴们一起打打太极,玩玩公园里的健身器械,几乎寒暑不间断;吃饭好、睡觉香,虽然身上有好几种病,倒也不很在意,精神状态非常好,模样也显年轻。

另一位老大妈退休前是公务员,身上一种慢性病也没有,血糖、血压、血脂都正常,颈动脉超声看到血管壁很光滑、没有一点斑块。可是自打退休后,她失去了生活的重心,体力一点点下降。住院前一年,体重莫名其妙就少了10斤,睡眠也不好;总觉得身上乏力,一点家务活也不想干。自己和家人都很重视,住院做了一圈检查,筛肿瘤、查内分泌代谢,什么问题也没有发现。从化验和影像学检查来看,完全称得上“很健康”。

那么问题来了,以上两位大妈,谁是患者?谁需要做医疗干预?从疾病预测的角度看,哪位老人家生活质量更高,能活得更长?

这些问题似乎有点难以回答,毕竟医生不是“预言家”或“算命家”。但一般来看,都会觉得更需要照护的是第一位大妈,因为她身上患有很多慢性病,而且都是重要脏器的问题;而第二位大妈的情况似乎无关紧要。不过从老年医学的角度来看,两位大妈都需要我们关注,尤其是第二位大妈,她的生活质量可能比第一位大妈更差,更受影响。说到这里,很多人应该都会疑问满满,这里就引出了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肌肉减少症”。

什么是肌肉减少症?

您或您身边的老人(60岁以上)是否受到以下困扰?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那么您(或他/她)可能存在衰弱的状态,背后的原因可能是“肌肉减少症”。

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是一个身体脆弱、易于患病和卧床的高危群体,常以各种症状为主诉。这些症状并非单一原因,而是多种因素所致,现代老年病学称其为老年综合征。近年来,国外越来越重视的综合征之一就是老年人肌肉衰减综合征,又称“肌肉减少症”。

肌肉减少症(Sarcopenia)是一种随增龄而发生的骨骼肌质量下降,伴有肌肉力量减少和肌肉功能的下降,是老年出现衰弱的生理基础。2016年10月,肌肉减少症被正式纳入国际疾病分类ICD-10疾病编码中,标志着医学界将其视作一种有其独特特征的、独立的疾病。

肌肉减少症有何危害?

肌少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表现为肌力衰退,使老年人的活动能力下降,造成老年人行走、坐立、登高和举重物等日常动作完成困难,甚至导致平衡障碍、难以站立、极易频繁摔倒,乏力、自理能力差,临床不良事件增加,如非常规就诊、再住院率及死亡率的发生等,影响了生存期。伴有其他疾病如慢性心衰、慢性肾病、慢阻肺、肿瘤等的老年人,由于这些疾病本身也引起肌肉减少,进一步加重了肌肉减少的程度。

肌少症危害为什么这么大呢?在知晓肌少症的危害之前,我们必须要先了解骨骼肌所起的作用:

1.运动器官

骨骼肌是人体最主要的运动器官,同时也是人体力量的来源,没有骨骼肌的帮助,人就跳不了广场舞、跑不了步、登不了山、提不了重物、干不了活。

2.蛋白质存储库

骨骼肌起到存储机体蛋白质的作用,在蛋白质摄入不足时,可分解产生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供机体使用合成其他物质成分,还会让人免受营养不良的威胁。

3.葡萄糖代谢器官

骨骼肌还能起到代谢葡萄糖的作用,帮助血糖异常的人群稳定血糖。

因此,当骨骼肌减少时,自然就会使这些功能受损,进而导致活动减少,生活能力下降,更容易摔倒,增加致残率、住院率和死亡率。更通俗地讲,患有肌少症的老人就像“纸糊的船”,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经受各种应激(如感染、手术、急性病)的能力很差,一个风吹草动,就像推倒第一张多米诺骨牌,进而产生一系列不良事件。

让我们再次回到两位大妈身上。第二位大妈虽然没有躯体疾病,但有明显的乏力、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入院时筛查握力和步速都很差,极有可能已经出现肌肉减少的情况。从躯体功能的角度来讲,第二位大妈虽然没有器质性疾病,但躯体功能明显比第一位大妈差,她的生活品质还不如重要脏器有问题的第一位大妈。

哪些老年人需要额外注意?

(1)如果您或身边的老人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在没有主动节食、接受手术或发现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情况下),伴明显乏力、活动能力下降,尤其是发现老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时,应当警惕。

(2)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应当及时做一些常规的检查,进一步排查器质性疾病(如肿瘤),如多处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疾病,那么他/她可能存在“衰弱”的状态,背后的原因可能就是“肌肉减少症”。

(3)去医院详细筛查是否存在衰弱、肌肉减少及抑郁情绪。

(4)不必过分担心肌肉减少症,通过科学、合理的干预是可以缓解、改善的。

什么导致了“肌肉减少症”?

研究发现,肌少症通常是衰老和疾病共同作用的生理改变。公认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增长、低水平的体力活动、营养不良以及一些疾病状态。此外,可能还与性别、人种等有关。

(1)年龄  肌少症是与年龄相关的骨骼肌质量及力量降低,肌少症在老年人群发病率为10%~20%,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

50岁以后,人体肌肉质量每年下降1%~2%,70岁时,人体肌肉质量较青年时期约下降40%。肌肉力量下降更为明显,50岁以后每年约下降1.5%,60岁后每年下降3%。

(2)体育锻炼  人的肌肉质量及力量下降是老化的主要特征之一,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以减弱在衰老过程中发生的生理性骨骼肌改变。久坐不动会加速人体细胞老化,会让一个人的生理年龄变老。

(3)营养状况  肌肉质量的维持取决于肌蛋白合成与分解的平衡,蛋白质在正常老化中以及在整个成年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现在有很多老人因为担心自己的血糖、血脂等指标,执行过度清淡的饮食,忽略了对食物中蛋白的摄入,另外加上老龄化引起的消化能力减弱,致使营养吸收不佳,会进一步导致蛋白质的缺乏,因此应当引起重视,保证每餐进食高质量的蛋白质。

如何诊断肌少症?

如果老年人发现自己有乏力的症状,近期体重非自主性下降,日常活动量明显减低,这个时候可以到正规医院的老年医学科进行握力、步速等肌肉功能的筛查及肌肉质量的测定(双能X线吸收法DEXA或生物电阻抗测量分析法BIA),请专业的老年科医生来帮助您判断是否存在肌少症。

2015年亚洲肌少症工作组诊断流程

肌肉减少症,如何应对?

营养干预是基础:

(1)足量优质蛋白质补充:骨骼肌是机体的蛋白质库,机体60%的蛋白质都以各种形式储存在骨骼肌内,因此促进机体蛋白质合成,是治疗肌肉减少症的重要措施。

乳清蛋白是从牛奶的上清液提取出来的优质蛋白,被誉为“蛋白之王”,1000g牛奶仅能提取7g乳清蛋白。除牛奶外,蛋类、大豆制品等均含有乳清蛋白。乳清蛋白富含亮氨酸和谷氨酰胺,可促进骨骼肌蛋白质合成,抑制肌肉蛋白质分解,促进肌肉生长,改善肌肉功能。

(2)增加Ω-3不饱和脂肪酸摄入:研究表明,在力量训练中补充鱼油能使老年人肌力和肌肉蛋白的合成能力显著提高。

(3)补充足量维生素D:肌少症患者在补充足量优质蛋白质的同时,也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维生素D在骨骼肌肌肉代谢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维生素D含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老年人维生素D 水平仅为成年人的25%。维生素D 含量降低会导致以Ⅱ型肌纤维萎缩为主的肌少症,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老年人活动能力降低、握力和腿部力量下降、平衡能力降低。

积极运动是关键:

运动对增加肌肉力量和改善身体功能有显著的作用,抗阻运动和包括抗阻运动的综合运动有益于肌肉减少症防治。中-高强度抗阻运动可以增加肌肉质量和力量,改善身体功能。当抗阻运动结合营养补充时,效果更佳。

《肌肉衰减综合征营养与运动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15年版》建议老年人以抗阻运动为基础的运动(如坐位抬腿、静力靠墙蹲、举哑铃、拉弹力带等)能有效改善肌肉力量和身体功能;同时补充必需氨基酸或优质蛋白效果更好。共识推荐老年人每天进行累计40~60 min 中-高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其中抗阻运动20~30 min,每周不少于3次,肌肉减少症患者则需要更多的运动量。

循证来源医牛独家循证原文(点击获取链接)


以下为“医牛健康”认证广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