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处方适合你吗?

医牛资讯原创 2017-02-14 运动处方 (3920)

       (文/医牛特约通讯员 格格博)前一阵朋友到某公司任职,负责运动处方制定部门的筹备,才发现这个概念如今也被应用至商业营销层面,不禁为这个领导捕捉学术的敏感性感到敬佩。从体育的角度来说,其实现如今已经较少单独提到运动处方一词,同营养、心理、物理治疗等一样,运动处方都是与其余概念联合使用,融合一体的,毕竟“运动”只是康复过程中若干手段中的一个。毫不客气的说,作为营销的噱头,只要被冠以“处方”一词不免增加了它的神秘性,希望今天简短的介绍可以为让各位一窥其貌。

-----------------------我是学术分割线

       什么是运动处方?

       关于运动处方的定义版本不一,本人比较认同日本岸野熊三等在《高等保健体育》中的描述,因为在这个描述中对于运动处方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均有提及,较为全面:运动处方像药物处方一样,是医师根据个人的健康和身体技能状况,运动项目的特点进行研究,开出适合个人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频率的带诊断性的处方。运动处方应考虑运动的安全性、运动后的效果,身体机能的维持和提高,应有相应的实施程序和注意事项。

       注:从严格意义来说,运动处方是由医师开具的,也就是说处方的开出是建立在医生对患者身体情况的了解基础之上,是非常科学的和有针对性的。如果在健身房,你的教练跟你说按照某某运动处方来锻炼的话,此时你就可以就纠正他,这只是健身计划而不能冠上运动处方的高帽。

       运动处方的组成?

       运动目的(明确需要重点维持或者提高改善的部分)

       运动类型(做什么样的运动)

       运动的强度、时间、频率

       注:运动处方的开具也同药物处方一样需要有明确的目的,如果药物的目的是预防、控制与治愈,那么作为常常以辅助疗法存在的运动处方也应该达到同样的目标。以糖尿病和肥胖等为例,运动类型常常采用渐进性抗阻力训练,这样的选择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因为经常从事力量训练的人,肌肉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提高,与胰岛素的结合能力增强,而胰岛素对脂肪的分解又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它的减少伴有儿茶酚胺和生长激素等的升高,最终加快游离脂肪酸的作用(作为科普的文章出现这样生涩的文字真是罪过…..各位理解成控制血糖和体重的意思即可)。

       运动处方的实施?

       处方制定前的机能评估(评估阶段)

       A 心肺功能测定(如最大摄氧量测定)

       B 肌肉收缩力量测定

       C 体能评定

       D 代谢评定(生理生化指标)

       E 心智状态评估

       F 生活习惯调查等

       处方组成各部的实施(运动阶段)

       处方的锻炼进展安排(明确各阶段目标)

       运动处方的监测与禁忌

       注:运动处方和“机能评定”这两个词总是一起出现的,机能评定简单说就是身体状态的评定。既然要做运动,那么对于身体的状态势必要做一个科学的评估,才能保证所做运动是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安全的、有效的。换句话说,如果医生不知道你的哪里出了问题,不知道要改善哪里,又如何制定计划呢?如果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强烈的目标性下,实施过程也要有科学的个性化。目前很多运动处方的应用者大多是慢性病的患者,对他们的运动处方的制定中,监测和禁忌事项显得更尤为重要。

       运动处方实施的基本原则?

       其实关于基本原则……如果按部就班的写下来不免有些和稀泥之嫌。但是在写下这些原则之前,本人也有责任将运动处方的现状和误解与各位讲一讲。

       首先就是医生的专业性,在诊室里医生除了要求病人在服药时务必要遵医嘱外,都会叮嘱病人进行“适当运动”,患者就会很困惑:什么是“适度”?因此在病人追着医生问“我每天游一个小时游泳够不够啊”“我昨天走路1万步,今天一不小心走了2万步,膝盖会不会伤啊”,医生的回答你是否也似曾相识呢“适量就好”“您觉得不疲劳就好”“您可以去看看骨科”……. 当然医生的专业性是不容置疑的,只是运动和内科、外科、儿科等等一样都是专业性很强的一门科学,是需要其他专业的人员来配合的,总不能要求一名钻研内科类的医生再去钻研肌肉的环节运动、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吧。同样,“运动医学“专业出身的因为专注在运动康复领域自然对于疾病的诊断和药物治疗并不擅长。所以“康复系(或运动医学部)出身的科班专业人员+患者主治医生“的组合堪称开具运动处方的”完美“组合。

       其次是患者的重视程度和依从性,医生在发愁不知如何细化运动的时候,可能会说一些鼓励的话就结束了诊室的谈话,患者看见医生对运动的嘱托并不明确,自然也觉得不运动吃药就可以了,而且运动的周期长,显效时间也长,不如药物的显效快。所以就出现了运动处方依从性很差的现象,本来有些症状可以通过运动来预防和巩固的往往就错过了这个机会,又转成为药物治疗。

       再次就是没有科学指导下的错误的运动方式。对自身健康非常在意的朋友肯定光临过健身房和一些健康服务机构,但对于大众来说,尤其是老年人来说,价目表上的数字远远要高于药片的价格,所以就在媒体上到处搜索各类的健身方法,结果往往因为没有科学性的指导采用了不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反而诱发了身体的其他状况。更有甚者,一些商业机构片面夸大运动的效果,让患者误以为不用配合医生的药物处方就可以达到治病的目的而耽误了治疗,这样的例子也举不胜举。

       以下,我列出文献中提及的基本原则仅供各位参考:

       1.一般健康中青年人(男性≤40岁,女性≤45岁),若以低强度运动(40%∽60%最大心率)开始,且逐步增加运动量,可不进行多项医疗检查和运动使用。若进行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男>40岁,女>45岁,则应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运动实验,了解有关病史和体征。对不宜进行较剧烈活动者,运动处方上应做禁忌说明。(最大心率目前普遍采用推算法:最大心率=220(或210)-年龄;若测过最大摄氧量,可以采用更容易控制的自感劳累分级法,例如“稍累“大约相当于60%最大摄氧量,”累“相当于80%最大摄氧量。当前给大多数健康成人的推荐强度为60%∽70%最大摄氧量)

       2.锻炼的目的一般为:保持现有体能;增强现有体能;增强肌力和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加热能消耗,促进脾胃笑话或达到减肥减重目的;调节心理状态;调节激素分泌情况和增强免疫机能;治疗和康复各种慢性病。

       3.有氧运动主要针对心肺功能及其他内脏器官患者,保持和提高这些器官的功能储备和改善全身代谢状况。

       4.以伸展牵拉运动为主的处方主要针对骨伤后和神经肌肉障碍为主的病人,目的是改善关节和肌肉运动范围,力量练习以增强骨骼肌的力量和耐力为目的,主要针对损伤后长期卧床肌萎缩、肌无力或损伤后需要恢复特殊的工种和工作能力。

       5.运动强度原则上要达到或超过患者习惯运动的强度,否则难以增强和维持体能、关节运动幅度和肌力。

       6.一般认为,每次锻炼心脏功能应达到靶心率,并持续15∽20分钟,才会对心肺功能乃至关节肌肉产生良好的影响,保持和改善人体机能的贮备量。(靶心率=【(最大心率-休息心率)×运动强度】+休息心率,运动强度一般用耗氧量的绝对值VO2或者相对值%VO2max来表示)

       7.每周2天的康复锻炼可以保持机体的现有功能贮备,每周3、4天的锻炼才能提高机体的功能贮备,以健身为目的的锻炼最好安排中等强度的运动,每次持续20∽30分钟,每周3∽4次为宜

       8.运动进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A 开始锻炼:持续3∽5周,中低强度开始;B 增强锻炼:可持续10∽12周,中等强度下若感不适立即减量;C 维持期:当达到希望运动强度时,就进入了维持期,持续多长时间,什么时间进入调整,根据个体情况和反应安排,通常12∽15周后应有一个调整期(3∽4周)。

       9.运动处方实施注意事项:准备活动即热身,心率可以控制比锻炼期靶心率少20次/分钟左右,时间为5∽10分钟,同时做伸展运动使肌肉有一种柔和的牵拉感,每个伸展工作可在最终位置维持15∽30秒。心血管病人伸展时要注意保持呼吸,避免静力闭气,以免增加心脏符合和引起血压反应。运动后放松活动一般10∽20分钟为宜。

       10.运动处方的监护: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最好能有1∽2名健身伙伴,相互鼓励、反馈和支持,同时还能相互监护,还应当学习一些在遇到身体不适时的紧急处理措施。

       其实运动处方的概念提出已久,但是进展缓慢,因为其非常个性化的特色,相对于其他学科的发展缓慢了些,但是所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相信各位也能够从运动的过程中有很大的收获。运动即良药,希望它可以强健我们的体魄,减少病痛,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给每个人都带来快乐!

       医牛特约通讯员介绍:格格博,教育学博士,目前就职境外医疗服务社团和健康行业,希望将科学的健康理念传达给每一位热爱生命的人。

       参考文献:

       O'Brien K, Nixon S, Glazier RH, et al. Progressive resistive exercise interventions for adults living with HIV/AIDS.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4, (4):CD004248.

       Devillard X, Rimaud D, Roche F, et al. Eff ects of training programs for spinal cord injury. Ann Readapt Med Phys, 2007, 50(6): 490-498, 480-489.

       Shephard RJ, Lavallaee H. Ti zhi ping jia: yuan li, shi jian he ying yong. Beijing: Wen hua jiao yu chu ban she, 1983: 2, 5, 388.

       Hills AP, Byrne NM. Physical activity in the management of obesity. Clin Dermatol, 2004, 22(4): 315-318.

       Cox MH. Exercise training programs and cardiorespiratory adaptation. Clin Sports Med, 1991, 10(1): 19-32.

       Landin RJ, Linnemeier TJ, Rothbaum DA, et al. Exercise testing and training of the elderly patient. Cardiovasc Clin, 1985, 15(2): 201-218.

       Idiculla AA, Goldberg G. Physical fitness for the mature woman. Med Clin North Am, 1987, 71(1): 135-148.

       Anthony J. Psychologic aspects of exercise. Clin Sports Med, 1991, 10(1): 171-180.

       Canabal Torres MY. Exercise, physical activity and diabetes mellitus. Bol Asoc Med P R, 1992, 84(2): 78-81.

       Shephard RJ. Management of exercise in the elderly. Can J Appl Sport Sci, 1984, 9(3): 109-120.

       Swain DP. Energy cost calculations for exercise prescription: an update. Sports Med, 2000, 30(1): 17-22.

       Singh VN. The role of gas analysis with exercise testing. Prim Care, 2001, 28(1): 159-179, vii-viii.

       步斌,侯乐荣,周学兰等. 运动处方研究进展.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0, 10(12): 1359-1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