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频繁眨眼、耸肩,当心得了抽动症

上海疾控、医牛健康资讯网综合整理 2017-12-19 幼儿抽动症 (4357)

       前段时间刷爆朋友圈的《牛蛙之殇》让人印象深刻。文章从一个退休外公的角度,讲述自己六岁的外孙在家长的压力下超前学习,却在幼升小时没有考入心仪的民办学校。暂不论文章的内容和观点是否合适,其中一个情节却引起了疾控君的注意。“孩子在面试时,出现不自主挤眉弄眼、耸肩等症状,医生说这是由于长期压力导致的幼儿抽动症。”

那么抽动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抽动症,又称“短暂性抽动障碍”,是抽动障碍的一种,或称“习惯性痉挛”、“暂时性抽动” 。虽然名字比较生僻,但其实在儿童中很常见。

       抽动障碍以不随意的突发、快速、重复、非节律性、刻板单一或多部位肌肉运动和(或)发声抽动为特点,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

       主要表现为突然的、重复的、刻板的一种或多种抽动,具有无法控制的特点。

       大多数为简单的运动抽动,少数表现为发声性抽动。

       最常见的运动性抽动为脸部、头颈及手臂的抽动,发声抽动也很常见。如眨眼、扮鬼脸或头部抽动等。

       抽动症状时轻时重,通常在情绪紧张、激动或疲劳时加重,睡眠时消失。

你说此病很常见,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因为抽动症诊断缺乏客观指标,轻者多被忽视,重者则因共患其他疾病易误诊,流行病学研究困难较大,一般公众对它也知之甚少。由于不同研究诊断标准不同,综合估计我国学龄儿童短暂性抽动障碍的患病率为0.34%-7.7%。儿童患病比成年人更为多见,最常见于6~10岁儿童,男孩明显多于女孩。

       儿童常忽视自己的抽动症状,或是努力掩盖,以“我感冒了所以我吸鼻子”等为借口。但很多时候,这些强烈的反复的眨眼、吸鼻、清嗓子等,常导致儿童被带到眼科、耳鼻喉科等,按照其他疾病治疗了。

       回头看看自家的娃儿,他正在那里眨巴眨巴眼睛,嗅嗅鼻子……怎么越看越像?别紧张。再了解下“抽动症”的治疗和预后。

       病程短。最多不超过1年。

       可自愈。短暂性抽动障碍一般预后良好,大多数可自行好转。对于症状程度轻、干扰损害少的情况则无须特殊治疗。症状比较明显者可就医后予以药物治疗或结合行为治疗。

以综合治疗为原则

       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饮食调整和环境治疗。其中心理治疗在防止疾病的复发和减少并发症中显得非常关键,本病常因心理紧张而加重,当全神贯注于某项活动时,抽动随之减少。患儿、家长、老师要正确认识本病,合理安排患儿日常生活,不能过度紧张疲劳和有其他过重的精神负担。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抽动症?该如何预防?

       目前关于抽动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遗传、神经和环境共同发挥作用所致。其他相关因素有:围生期和出生时不利因素,如母亲在孕期遭遇应激事件、妊娠早期严重恶心呕吐等,感染后自身免疫病理损害,药源性因素,以及咖啡因摄入,铅中毒和缺锌等。

       其中,社会心理因素是环境因素中不容忽视的一点,研究显示以下均为抽动症的危险因素:

严厉型家庭教养方式,例如患儿学习成绩不佳而父母期望值过高、打骂体罚等;

家庭氛围,例如父母关系紧张;

使儿童精神高度紧张的食物,如刺激、恐怖的网络游戏等。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到底谁是罪魁祸首?家长“鸡血”、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导致孩子精神紧张、思想负担重,确实可能是抽动症的影响因素之一。

       所以,家长们“打鸡血”的时候,也要针对孩子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哦!

循证来源上海疾控,孩子频繁眨眼、清嗓,可能是……2017-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