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囤货可能是一种心理疾病——"松鼠症"

精神卫生研究总会、医牛健康资讯网综合整理 2018-07-24 心理|囤货|松鼠症 (9074)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人,他们对于一些比较常见的东西有着异于常人的收集欲

比如,在他们的电脑硬盘中,可能存放着上千部电影但是很多都没有看过;又比如,在他们的房间中可能存放着大量,可以用箱来作为单位的日常用品(纸巾、牙膏、毛巾),甚至对于一些食物也会有大量存储,以至于最后会放过期;

他们,疯狂执着于收集、然后存贮……是不是很熟悉?

在自然界中,有着同样一种行为的是松鼠,而当这种“松鼠行为”出现在人类身上,可能就要考虑是不是患有——

松鼠症!(强迫性囤积症)

基于这类心理障碍的名字和行为,很多人会把“松鼠症”归结到强迫症这一类,但其实——

“松鼠症”并非强迫症,其本身是和强迫症完全无关的一种独特的精神障碍。

美国康涅狄格州的焦虑症中心主任大卫·托林将精力全部投入到研究囤积狂的大脑内部变化上。他说:“此刻,精神病学和心理学团体还没完全定义出囤积症的定义,我们想做的众多事情之一就是弄清楚强迫性囤积症的一些大脑机制。”

哪些行为算是“松鼠症”?诱因是什么?

对于松鼠症也就是强迫性囤积症,我们在明白其症状时,要有意识的去学会区分正常的囤积行为和非常正囤积行为。

通常我们将这种区别划分为4类——

第一类,诸如集邮、收集钱币,古董这类的具备利益投资的行为属于正常囤积行为。

第二类,一般存在于有特殊意义的事物收藏,比如母亲亲手织的衣服,父亲的工具,甚至是家人的照片这类,属于情感意义上正常收集行为。

第三类,属于保留,以观后用的收集行为,比如一定量的家庭日用品,又或者是一些可能会有别的用处的“废品”,这也算是正常的收集、囤积行为。

第四类,则就是我们说的“松鼠症”囤积行为了——

在这一阶段中,收集人已经处于盲目收集的状态,来者不拒,不管这些东西有没有价值,总是持续感到丢弃东西痛苦、困难,已经对正常的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了

这种囤积行为则是强迫性囤积症。

而通常情况下,“松鼠症”的诱因一般归结于:

患者个人在情感上的紧张、压迫甚至是创伤类经历,患者只要没有囤积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心里就难受。

比如,幼年占有欲没有得到满足,一直耿耿于怀,又或者是经历了物资匮乏的年代,在大环境下引发的潜意识囤积行为。

“松鼠症”的患病率有多大?

对于“松鼠症”,一般来说患病率在2%-5%之间,显著高于强迫症、恐慌症、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疾病的发病率。

而对人群进行的普查研究中发现,大多数人在11岁-20岁之间有囤积症的症状,70%的人21岁之前有囤积症行为。

40岁之后出现松鼠症的人数小于4%。

如何避免“松鼠症”?

对于强迫性囤积症,其实很多时候要想矫正过来很难,因为大多数的患者的囤积行为,从诱发到持续再到产生负面影响,这个时间段可能超过几年的间隔。

因此要想矫正有一定的难度。

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

学会将囤积上升到收藏

囤积和收藏,虽然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但有时候两者的边界很接近,所以在面对强迫性囤积症患者时,如果我们无法转换这种囤积的欲望,不妨试试将这种欲望引流到收藏领域。

通过收藏的“门槛”,慢慢讲患者无目的性的收集转换为有目的性的收集,在逐渐矫正为正常的收集爱好。

学会放弃

放弃,大多数时间里都不是一个好词,但是在强迫性囤积症患者面前,这绝对是最适合的治疗手段。

培养松鼠症患者学会放弃,更多的是在引导患者扭正囤积的欲望值,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慢慢降低囤积带来的那种强烈的兴奋感。

当然,这种方式要见成效,得需要一定的时间……

学会“清仓”

对于强迫性囤积症患者来说,很多时候再囤积物品时都是在心中抱着“先收着,有时间再弄”的心态。

但其实,这里的“有时间”其实基本上只会停留在患者嘴上,往往并不会有这种“时间”,所以,我们在对于这类患者的治疗干预过程中,要学会应答他们去定时间表。

比如,囤积的电影,需要有一个时间看完之后人道垃圾桶里去删掉;又或者,对于被一些食物,要在过期前吃掉后者处理掉;

这种类似于作息表的时间规划,能够让患者慢慢避免只入不出的情况,会慢慢让患者养成定期清仓,甚至是慢慢减少囤积的数量。

强迫性囤积症,虽然现阶段并没有什么多好的治愈方式,但是其本身并不是什么多可怕的心理障碍疾病。

学会去引导,效果可能比强制性矫正来的见效快……

循证来源医牛独家循证原文(点击获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