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眼耳鼻喉科医院】为什么我家娃会近视?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2018-12-25 近视 (2419)

为什么我家娃会近视?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无论我们接受不接受,活生生的数据告诉我们,和没有近视父母的孩子相比,父母单方或双方为近视的孩子发生近视的几率分别高2.1倍4.9倍

可以这么理解:我们同样是一块玻璃,你比较薄而脆弱,我比较厚而坚韧。在不遇到外力的情况下,我们都相安一辈子;但如果遇到比较强悍的外力(比如被一块石头砸中),你就比我易碎,这就是“遗传易感性”。玻璃的厚度由什么决定?大多时候由父母的“厚度”决定,少数为基因突变

那么问题来了,那块石头到底是什么?让娃更容易近视的诱因是什么呢?

目前近视研究的主要目标,不是研究怎样让玻璃变得更厚,而是要找到那块石头,并且避免被它砸中。或者,如果它是一块陨石,至少在它砸向地面前,用超厚大气层缓冲它,燃烧它,使它的冲击力一小再小。

这块石头,称为室内封闭环境下的近距离工作。两个关键词:室内近距离工作。

室内因素:

学龄前儿童如果每日阅读时间超过2小时,近视发病几率高2.16倍;如果每周阅读书籍超过2本,近视发病几率高3.05倍——这是近距离工作的杀伤力,而这种杀伤力和缺乏户外活动比起来,简直是毛毛雨。

近距离工作因素:

在一项关于悉尼和新加坡华人儿童(基因背景相似)的近视患病率对比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在悉尼6岁华人儿童的近视患病率为3.23%,在新加坡6岁华人儿童的近视患病率则为29.14%,几乎有10倍之差。而这两个人群的最显著差别是,前者每周户外活动时间达到13.75小时,后者仅为3.05小时。

那我们来看看户外活动,拆解成两个关键词就是“户外”“活动”是其中哪个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呢?

研究表明,是“户外”,而非“活动”。每天在户外多待40分钟(哪怕坐草坪上不动),近视发病率就可以降低9%。每天在室内打乒乓球2小时,却没有什么用处。

户外环境中究竟有什么因素这么治愈系?

陈医生养过两盆水仙花,一盆放在室内的水仙花枝叶疯长却不开花,一盆放在阳台上枝叶亭亭玉立,花香四溢。想想为什么?大地万物无非是在阳光下长大,没有自然光的导向,就无反馈的疯长,水仙花是这样,眼球也一样。诱导眼球生长的一种重要神经递质叫做多巴胺,而眼内多巴胺浓度和光照强度直接相关,多巴胺浓度越高越不容易近视,这是其一。

其二,在室内近距离工作的时候,大部分物体都离的很近,这些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一种不利于近视控制的有害性离焦,促进眼球过度增长。相反,户外的大部分物体都离的很远,即使不去看它(比如天空或远处的海平面),它也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保护性离焦,让眼球更自然发育而非过度生长

再来看看爱斯基摩人的故事……

生活在北极地区的爱斯基摩人,靠打猎为生,自给自足,其原始部落内是无人近视的。但一些与外族通婚而进入文明社会的族人,第二代即有近视发病——人类要接受文明,就要接受近视。近视并不是人类的某种退化,反而是应付大量近距离工作的一种“进化”。但在这个“进化”过程中,人类付出的代价太大。

据推算,2020年全球近视人数将达到30亿,2050年更达到50亿,其中高度近视(眼底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几率陡增的类型)的比例也会超过10%,造成的社会和经济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

我们既然都知道“宅”的危害,为什么增加户外活动那么难呢?

在上海,每年有4个月热的要命,有2个月冷的要命还雾霾,在室内开着空调和地暖名正言顺的减少了户外活动。其次,即使天气不错,巨大的学业压力也剥夺了娃的户外活动时间,绿茵茵的操场仿佛一片沙漠,人迹罕至。所以近视不只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全球文明化的副产品

在这个文明化的过程中,数码产品和互联网要“背”多大的“锅”呢?

陈医生注意到,自家娃每次可能只花15分钟玩手机游戏,却要花50分钟沉浸于虚拟世界!在被“戒断”的这段时间里,娃更倾向于不和人交流、脾气暴躁,更喜欢待在室内独自沉迷,这个时候叫他骑车去找对面楼的小朋友玩他决计不去!比起眼睛的近视,数码产品造成的“社交近视”对孩子的影响更加深远。

所以陈医生和家人立下规矩,第一手机不带到餐桌和卧室,第二绝不当娃的面玩任何手机游戏,看电视剧。规矩一定,立竿见影。

在基因背景普遍较脆弱的今天,不能保证课间户外活动时间,周末不去公园,无止境的手机、pad、作业、奥数,无异于开启“流星雨”模式。

今后陈医生要回答的问题可能不再是“我家娃会不会近视”了,会是“我家娃几岁会开始近视”或“娃的近视到底要涨到多高”之类的问题。既然不能改变父母的基因,改变不了我们的玻璃厚度,就让我们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这也是延缓近视发病最关键的一步了。要做到这一点,要卫生部门、教育部门甚至环境部门一起努力。

循证来源:医牛独家循证原文(点击获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