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协和医院】过年聚餐害怕乙肝传染?不再让流言阻隔我们相爱

武汉协和医院 医牛健康资讯网综合整理 2019-02-25 乙肝 (2685)

他们,可能是终极洁癖爱好者,可能是典型处女座,可能是追求精致的猪猪女孩和男孩,他们会默默的,从包里拿出自己的餐具。

可能他/她也会告诉你,他/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听到这里,你可能会害怕,你可能会担忧,你可能会结束这场聚餐。

1.什么是乙肝?

慢性乙型肝炎 (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 (HBV) 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

2.我国乙肝携带者多吗?

根据2015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我国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患者中,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比例分别为60%和80%。2006 年全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 1-59岁一般人群 HBsAg 携带率为 7.18%。据此推算,截止到2015年,我国有乙肝病毒感染者约 9300 万人,其中乙肝患者约2000万例。

3.乙肝会有哪些症状?

1.全身症状:患者常感身体乏力,容易疲劳等。

2.消化道表现: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

3.黄疸:尿黄,皮肤、巩膜黄染,皮肤瘙痒。

4.肝区疼痛:部分患者可有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适、隐痛、压痛或叩击痛。

5.肝脾肿大。

6.肝外表现:肝掌、蜘蛛痣等。

7.肝纤维化:乙肝长期不愈,反复发作,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而其降解活性相对或绝对不足,大量细胞外基质沉积下来形成肝纤维化。

4.乙肝的传播途径?

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

1.血液传播:输血、血制品输注、共用注射针头或共用剃刀等。

2.母婴垂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围生期传播、分娩后传播。

3.传播:与HBV阳性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其感染HBV的危险性增高

注意: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

乙型肝炎病毒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 (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乙肝病毒。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未发现乙肝病毒能经吸血昆虫 (蚊和臭虫等) 传播。

5.意外暴露如何处理?

当有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意外暴露HBV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可按照以下方法处理:

6.乙肝影响正常婚育吗?

乙肝不是遗传性疾病,不影响正常婚育。

女性肝功能检查指标正常,乙肝DNA定量阴性方可怀孕。免疫耐受期妊娠患者血清 HBV DNA高载量是母婴传播的高危因素之一,新生儿标准乙肝免疫预防及母亲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显著降低HBV母婴传播的发生率。

7.如何预防乙肝?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 HBV 感染最有效的方法。

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免疫功能低下者、HBsAg 阳性者的家庭成员、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

8.乙肝疫苗合适接种?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 3 针。

按照 0、1 和 6 个月程序,即接种第 1 针疫苗后,在 1 个月和 6 个月时注射第 2 和第 3 针疫苗。新生儿接种第一针乙型肝炎疫苗要求在出生后24h内,越早越好。

9.生活中乙肝患者如何保健?

1)禁忌饮食过量。特别是过多食肉和糖类。控制体重,少食动物脂肪、油炸食品、咸肉、全脂牛奶。    

(2)禁忌酗酒。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在肝脏内可以转化为醛,它们对于肝脏都有直接的损害作用,可使肝细胞发生变性和坏死。

(3)禁忌发怒、抑郁。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性喜顺达。长期郁愤,可导致肝气郁结。

(4)禁忌乱用药物。药物之间的化学作用很可能导致肝脏损害加重;长期使用药物会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最终会产生诸如脂肪肝、药源性肝纤维化甚至发展为肝硬化的严重情况。

10.请关爱乙肝病毒携带者

2010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乙肝病毒携带者平等享有入学、就业的权利。

对于乙肝病毒感染者,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怀,鼓励他们注意休息,膳食平衡,避免饮酒,定期到医院复查,完全可以做到与乙肝病毒感染者共存,不影响日常生活。

不咸不辣慢慢咽,七八分饱人不老。

熬夜过劳如毒药,早睡早起身体好。

恐慌更比病毒凶,快乐心态更重要。 

家庭温馨心情好,恩恩爱爱把话聊。 

没有症状别滥治,转阴根治是造谣。 

关注健康早预防,自动体检很必要。 

定期随访莫回避,万一发病早治疗。 

战胜乙肝与歧视,相互关爱春天到。 

参考文献

1.Wang FS, Fan JG, Zhang Z, et al. The global burden of liver disease: The major impact of China. Hepatology 2014;60:2099-108.

2.Liang X, Bi S, Yang W, et al. Epidemiological serosurvey of hepatitis B in China--declining HBV prevalence due to hepatitis B vaccination. Vaccine 2009;27:6550-7.

3.Liang X, Bi S, Yang W,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impact of hepatitis B vaccination among children born during 1992-2005 in China. J Infect Dis 2009;200:39-47.

4.Lu FM, Zhuang H. Management of hepatitis B in China. Chin Med J (Engl) 2009;122:3-4.

5.Mast EE, Margolis HS, Fiore AE, et al. A comprehensive immunization strategy to eliminate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recommendations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ACIP) part 1: immunization of infant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MMWR Recomm Rep 2005;54:1-31.

监制:彭义香 王继亮

信息来源:感染性疾病科

编辑制作:张迪

审   稿:聂文闻

循证来源:医牛独家循证原文(点击获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