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幽门螺杆菌,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乃至人体自身都存在着数以亿计的细菌,为什么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会这么特殊,吸引这么多人的注意力?甚至还有两位学者因为它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1982年,澳大利亚的J.Robin Warren和Barry Marshall经过37次培养实验,成功从人类胃粘膜中培养出Hp,并通过自己吞服培养菌进行人体实验,证实可诱发急性胃炎,服用抗生素后治愈。2005年他们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奖。
幽门螺杆菌之所以这么“拉仇恨”,原因之一是:幽门螺杆菌对人类“情有独钟”,人是它唯一自然宿主!
全世界自然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50%,中国自然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约为54.7%,其中城市发生率低于农村,35岁以上人发病率高,青壮年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30%,>50岁人群感染率为50~80%。
幽门螺杆菌具有很强的传染力,可通过口-口、粪-口、污染水源等途径传播,其感染具有“家庭聚集现象”。
母子、伴侣、家庭内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其中父母或祖父母对婴幼儿的口-口喂食是婴幼儿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常见方式。常见的传播介质是手、食物、餐具。
据检测,日常生活使用的每双筷子上大约存在幽门螺旋杆菌1600~3100个,外出就餐会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风险。另外,唾液中可以直接找到幽门螺旋杆菌的踪迹,而接吻是交换唾液的最直接方式。
幽门螺杆菌能够导致哪些疾病?
胃壁其实有一系列完善的自我保护机制,能够抵御经口进入的千百种微生物的侵袭,然而幽门螺杆菌几乎是能够突破这一天然屏障的唯一元凶。
它能导致人类常见的疾病有:
01. 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在胃上皮细胞表面定居后会破坏胃粘膜的自我保护机制,进而导致胃酸、蛋白酶对于胃粘膜的破坏,引发腹胀、腹痛、烧心等慢性胃炎症状。
02.消化性溃疡
由于消化道粘膜天然屏障及修复功能被幽门螺杆菌破坏,胃酸、胆汁等物质对胃、十二指肠等的腐蚀不能够得到有效的修复,进而引发消化性溃疡。伴有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在杀菌过后可加速溃疡愈合并大大降低复发几率。
03.胃癌及胃恶性淋巴瘤
目前的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的代谢产物直接毒害粘膜引起炎症反应,其本身也具有基因毒性作用从而诱发胃粘膜的恶性转化,引发胃癌等恶性病变。WHO已经把幽门螺杆菌列为第一类致癌因子,并明确为胃癌的危险因子。
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与胃增生性息肉、胃MALT淋巴瘤(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主要类型)相关。此外幽门螺杆菌还可能与胃肠道以外的疾病如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皮肤过敏等相关。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有哪些症状?
1. 反酸、烧心:幽门螺杆菌会诱发胃泌素大量分泌,从而导致胃酸过多。
2. 腹痛:因为胃或十二指肠粘膜的损伤,有些患者可出现反复发作性腹痛,甚至于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症状。
3. 口臭:幽门螺杆菌可在牙菌斑中生存,口腔感染后可能导致口气严重,且往往有一种特殊的口腔异味,无论如何清洁都不易祛除,幽门螺杆菌是引起口臭病的最直接细菌之一。
幽门螺杆菌怎么检查?
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金标准是呼气试验。
C-13呼气试验无创、无痛、快速、准确、安全、简单。但需要注意的 ,做这项检查需要空腹,此外,检查前的2~4周内不能服用抗生素、铋剂、抑酸药等对幽门螺杆菌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否则会影响检测的准确性。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哪些情况需要治疗?
1.胃癌高危人群:胃癌家族史、胃溃疡、胃粘膜病变严重(如糜烂、萎缩、肠化生等)
2.胃恶性淋巴瘤、早期胃癌术后
3.消化性溃疡
4.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
5.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双氯芬酸、布洛芬、尼美舒利、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
6.心理负担较大者
如果没有这些情况,你就不需要太担心啦,定期观察即可。而且,即使需要治疗,绝大多数的幽门螺杆菌是可以被彻底根治的,当然,具体治疗方案要咨询消化专科医生,不推荐自行服药。
答疑时间到!
1.感染幽门螺杆菌一定会的胃病或胃癌吗?
不一定!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很多因素相关,如饮食习惯、生活习惯、遗传因素等,如果你有上述提及的需要治疗的情况,那就需要重视并接受治疗。
2.根治后还会复发吗?
很遗憾,会!在我们国家,由于传统的共餐饮食习惯,再次感染幽门螺杆菌很常见,所以,注意饮食卫生极其重要。
这里,我们给出两个建议:第一,家族成员应同时检测和治疗幽门螺杆菌,避免再次互相传染。第二,实行分餐制,餐桌上摆放几双公用筷子、勺子,就能很大程度上阻断幽门螺杆菌在餐桌上的“横行无忌”了。
3.抽血化验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怎么办?
幽门螺杆菌抗体只是提示曾经感染过,可能是数月甚至是数年前,但对于现在是否感染并无提示作用,可进一步进行胃镜及呼气试验进行评估。
4.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会导致消化系统菌群紊乱吗?
有可能!在根治幽门螺杆菌的过程中会应用到多种抗生素,可能会造成一定的菌群失调,可以在治疗后期通过丰富食物种类、加用菌群调节药物进行纠正。
好啦,这次幽门螺旋杆菌科普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收获!
热门文章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有注明“原创”的作品,版权归“医牛”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和个人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等任何使用,未经授权使用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 医牛健康资讯网”。本平台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图片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