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颈疼痛?肌肉酸痛?只能靠按摩理疗?你还可以选择……
肌内效贴布是啥?
肌内效贴布即运动贴扎,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日本,发展于欧美,而国内大部分人对肌内效贴布的认识可能始于北京奥运会。
肌内效贴技术是一种将胶布贴于体表以达到保护肌肉骨骼系统,促进运动功能的非侵入性治疗技术。主要是为治疗关节和肌肉疼痛而开发的贴布,被普遍应用于运动康复及防护上,早期多为运动员使用,治疗和预防运动损伤;现在已经广泛延伸到神经康复、肌肉骨骼康复、儿童康复、健康美容等领域。
2013年武汉协和医院康复医学科率先将此技术引进湖北,是省内首位获得该技术国际资格认证的单位之一,并在省内举办了首期免费培训班,随后又多次在省内各地学习班上传授该技术。康复科王刚教授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了肌内效贴临床工作指南一书、以及国内专家共识的编写工作。该技术通过在我院多年的临床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受到了广大患者的欢迎。
该治疗技术主要适用于: 面瘫,骨折后水肿、淋巴水肿、颈椎病、腰椎病、腱鞘炎、网球肘、高尔夫球肘、肩袖损伤、肩周炎、膝骨关节炎、膝关节软组织损伤、踝关节扭伤等。
肌内效贴治疗的特点主要是:治疗效果的及时性(立竿见影)和持续性(相当于将治疗师的手带回家)。
温馨提示:
肌内效贴单次贴扎最长可达5天,一般持续贴扎1-3天,过久贴扎贴布弹性下降会导致作用减退,在夏季、大量出汗、对材料过敏或贴于暴露在外面的部位时,也应适当缩短更换的周期。有时出于特殊的需要,贴扎时间可更短,如在竞技运动中,当场使用促进贴法,运动后即换成放松贴法。
如果患者有过敏体质,肌内效贴的使用单次贴扎层次不易过密,单次贴扎以24小时为时限且使用低敏系列的贴布。如发生明显过敏应暂停使用。
肌内效贴布的主要作用有:
对肌肉:产生皮肤与肌膜肌肉间的空隙;刺激皮肤肌肉达到镇痛效果;调整肌膜改善肌肉机能;支持放松软组织。
对循环:减轻水肿;淋巴导流。
肌内效贴布在临床康复中的应用
01颈部肌肉无力
贴扎体位:坐姿,头正位。
贴扎目的:促进无力肌肉收缩,增加颈部支持-半棘肌促进,稳定颈椎。
02肩关节半脱位
贴扎体位:坐位,肩关节外展45°,患肘屈曲90°,约为肩胛下角水平。
贴扎目的:促进肩部肌肉收缩,支持肩关节。
03冈上肌损伤
贴扎体位:侧坐位。
贴扎目的:减轻疼痛、放松冈上肌、稳定肩关节、改善循环。
04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
贴扎体位:站立位,上臂外展30°,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掌心向前,手指伸直。
贴扎目的:减轻疼痛、放松肌肉。
05肱骨内上髁炎(高尔夫球肘)
贴扎体位:坐位,上臂外展,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腕关节背屈,手指伸开。
贴扎目的:减轻疼痛、放松肌肉、固定肘关节。
06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贴扎体位:坐位,肘关节轻度屈曲,前臂旋前,手指支撑桌面,腕背屈。
贴扎目的:减轻疼痛、放松肌肉、固定肘关节
07手腕腱鞘炎
贴扎体位:坐位,前臂中立位。
贴扎目的:减轻疼痛、放松肌肉。
08腰部损伤
贴扎体位:坐位。
贴扎目的:支持腰部软组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09腰部肌肉拉伤
贴扎体位:坐位或站立位。
贴扎目的:放松腰部肌肉、增加感觉输入、减轻疼痛、促进核心稳定。
10膝关节损伤
贴扎体位:卧位。
贴扎目的:减轻疼痛、消除肿胀、促进肌肉平衡。
11踝关节损伤
贴扎体位:卧位或坐位。
贴扎目的:消肿止痛,稳定踝关节。
12平底足
贴扎体位:仰卧位。
贴扎目的:协助足弓支撑,改善足底压力。
运用肌内效贴特定的贴法可以提高神经肌肉募集的能力,使肌肉的收缩更为有力,同时在运动时它可以使力的分布更为均匀,减少肌肉拉伤等运动损伤的风险。此外,还有运用于关节处的贴法,可以保护关节以及韧带。
但肌肉出现拉伤情况后,肌内效贴不是膏药,它看似简单,实则贴法复杂。贴布的裁剪,贴扎的方式,拉力大小,方向均有讲究。此外,贴扎时需要使用者处于特定体位。即使是专业人士,自己也是不可以为自己贴扎的哦!
以上为贴扎的部分示例、并非标准。当损伤发生时贴扎前的处理仍是关键,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贴法 根据患者后续的反馈及时的调整治疗策略,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Ge HY, Nie H, Madeleine p, Danneskiold- Samsoe B, Graven-Nielsen T, Arendi-Nielsen L. Contribution of the local and referred pain from active myofascialtrigger points in fibromyalgia syndrome. Pain 2009: 147: 233 240
[2]Tore Gran J. The epidemiology of chronic generalized musculoskeletal pain. BestPractice & Research Clinical Rheumatology 2003; 17: 547 561
[3]Simons DG, Hong cz, Simons LS: Endplate potentials are common tomidfiber myofacial trigger points.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Rchabilitation 2002, 81 (3): 212-222.
[4]Mense s. Biochemical pathogenesis of myofascial pain. Journal ofMusculoskeletal Pain 1996; 4(12): 145-162.
[5]Macdonald AJ: Abnormally tender musele regions and associated painfulmovements. Pain 1980, 8 (2): 197-205.
—END—
监制:孙晖 王继亮
信息来源:康复科
编辑制作:彭锦弦
审稿:聂文闻
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热门文章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有注明“原创”的作品,版权归“医牛”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和个人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等任何使用,未经授权使用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 医牛健康资讯网”。本平台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图片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