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反复发作怎么办?做到这5点控制血尿酸

中一i健康 医牛健康资讯网综合整理 2019-12-17 痛风|血尿酸 (2633)

痛风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近年来痛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研究显示,我国痛风的患病率约为1%~3%,男女比例为15:1,超过50%的痛风患者为超重或肥胖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詹钟平在关于《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科普讲座上指出,痛风是尿酸盐沉积在骨关节、肾脏、皮下等部位引起的急、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的代谢性疾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导致的高尿酸血症有直接的关系。当痛风急性发作时,需要先终止急性发作,再通过药物治疗和饮食调节来纠正高尿酸血症。

关节痛是痛风最主要的症状

痛风发作时,常常是睡觉前还好好的,半夜却因为足部剧痛而醒来。詹医生介绍,痛风四季均可发病,春秋季相对较多,尤其易在饱餐、饮酒、局部关节损伤、走路多、穿鞋太紧、身体疲劳、天气寒冷潮湿、感染或手术等诱因下发作。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可持续数天到数周,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且大多数患者在疾病发作的2年内会反复发作,愈发愈频,受累关节越来越多,最后引起慢性关节畸形。”

“门诊中,关节痛是痛风最主要的就诊原因。”詹医生说,大多数痛风患者是因为急性关节炎来看病,最常见单侧第一跖趾关节,也可发生在足背、踝、膝、指、腕、肘等部位,受累关节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临床上诊断痛风,除了急性发作时的明显疼痛症状以及高尿酸血症,还可以通过对关节液穿刺或痛风石活检发现针状尿酸盐结晶,或利用双源CT和关节超声来检测。

先抗炎治疗,再降血尿酸

当痛风急性发作时,患者除了减少活动,采用局部冰敷缓解红肿和疼痛外,应及时予以药物对症治疗。首选的药物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其次是秋水仙碱,或者在短期内使用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用药的原则是越早使用效果越好,且最初用量宜大,疼痛减轻后应迅速减量。

詹医生指出,在痛风症状缓解后可开始降尿酸治疗,将血尿酸维持在目标值(有痛风石者在5mg/dl以下,无痛风石在6mg/dl以下),这也是痛风的长期控制治疗。降低血尿酸以减少或清除体内沉积的尿酸盐结晶,是痛风的根本性治疗,防止痛风反复发作。

“可以使用别嘌呤醇或非布司他来抑制尿酸的生成,苯溴马隆促进尿酸排泄。”詹医生提醒,在使用降尿酸药物治疗初期可能会诱发痛风急性发作,这时可服用小剂量的秋水仙碱或非甾体类抗炎药来预防。

饮食调节是预防痛风发作的关键

通过血液检查,当男性血尿酸值超过7mg/dl ,女性血尿酸值超过6mg/dl,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密切相关,大约有5%~18%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生痛风,尿酸浓度每增高1mg/dl,未来痛风发生机率增加5倍。”詹医生进一步解释,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血尿酸 7 mg/dl左右即达饱和状态,超饱和时易形成针状微结晶体析出,沉积在骨关节、肾脏等位置,导致急、慢性关节炎以及肾脏损害。

所以,预防痛风反复发作,应控制血尿酸水平改善生活方式调节饮食结构。詹医生建议,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要做到以下5点:

1.低嘌呤饮食:

食物中摄取的嘌呤量直接影响血液中尿酸的水平,高嘌呤饮食可诱发痛风急性发作,低嘌呤或无嘌呤饮食可减少血尿酸生成。痛风患者的饮食原则是避免进食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和贝壳类海鲜、老火汤;限量食用中嘌呤食物,如鱼虾类、肉类;多选择低嘌呤食物如菌菇类、豆制品类和几乎不含嘌呤的蔬菜、水果、蛋奶类。

2.限制饮酒:

饮酒会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嘌呤可以在体内生成尿酸,代谢产生的乳酸会抑制尿酸排泄,许多患者常是在饮酒后诱发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

3.低热量摄入:

低热量摄入以消除超重或肥胖,肥胖患者控制每天饮总热量1600kcal/d

4.多饮水

痛风患者要坚持每日大量饮水,每日饮水量建议至少2000ml,同时避免摄入高果糖饮料。

5.保持适量运动和控制体重

适量有氧运动比如快步走、慢跑、游泳等,可增加能量消耗,帮助控制体重。

循证来源:医牛独家循证原文(点击获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