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肿瘤吗?应该咋处理?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医牛健康资讯网综合整理 2020-05-23 大肠息肉|肿瘤 (1658)

大肠息肉是啥?

大肠息肉是肠黏膜表面突出的一种赘生物,就像长在肠管内面的“肉疙瘩”。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其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大肠息肉的发生与高龄、男性、基因遗传、家族史、超重、高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水平甘油三酯、合并糖尿病等内在因素以及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饮食及吸烟、饮酒等外在因素有关。

在肠镜下可看到息肉大小不等,可带蒂,也可基底较大。可分布于结肠、直肠的某一段,亦可累及全结肠和直肠。可单个或分散分布,也可多个聚集。通常无任何症状,少数有腹部不适、腹胀、排便习惯改变、便血或鲜血便,大的息肉可引起肠套叠、肠梗阻或严重腹泻。

大肠息肉是肿瘤吗?

肠息肉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

肿瘤性息肉主要包括腺瘤、腺管状、绒毛状、混合性、腺瘤病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具有癌变倾向。非肿瘤性息肉主要包括炎症性、增生性、错构瘤性、血吸虫卵性息肉和幼年性息肉综合征等,一般无癌变倾向,但亦有癌变报道。息肉与肠壁的连接方式、部位、范围、单发或多发、大小、形态和颜色等对判断其性质、有无恶变倾向及治疗有益。

大肠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均为异型增生,又分为轻、中、重 3 型,已被公认为大肠癌的癌前病变。80~95%的大肠癌是从息肉逐渐演变而来:历经过度增生、小息肉、大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到原位癌、浸润性癌,这个过程短则3~5年,长则8~10年,个体差异较大,如家族史患者可能在很年轻的时候,肠道内就长满了息肉,这种情况下癌变的速度可以很快。

应该怎么处理?

尽管大肠癌多由腺瘤逐渐演变而来,但并非所有大肠腺瘤都会癌变

腺瘤性息肉的癌变与息肉大小、不典型增生程度及绒毛成分含量有关,息肉越大、绒毛成分越多,癌变率就越高。因此,对于直径较大、级别较高的腺瘤性息肉,需内镜下治疗,并予病理组织活检以确诊。内镜下治疗大肠息肉有多种方法,如高频电凝电切术、高频电凝灼除法、微波凝除法、活检钳咬除、黏膜切除术、药液注射、尼龙套扎加电圈套、激光、氩离子凝固术等。根据息肉的实际情况如息肉大小、形态、位置、数目、有无蒂、隆起高度、基底宽度、长短粗细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

正常黏膜对外界刺激反应产生的增生性息肉和由肠道增生性的炎症引起的炎性息肉几乎不恶变,生长较缓慢,没有明显症状,可定期肠镜复查,并不一定需要切除。即便切除了息肉,仍有复发的可能,同时由于肠腔结构的特殊性以及肠蠕动的特点,可能存在肠息肉的漏诊情况,所以息肉切除后的患者需定期复查。

循证来源:医牛独家循证原文(点击获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