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嘭”,脑袋被震荡了一下,可不敢大意啊!
有奥运会的夏天,运动氛围总是更浓烈一些。久坐在家的你是否也已经跃跃欲试或一展身手了呢?篮球、足球、跆拳道,这就来上一场?
这当然是好事,但也会带来一定的运动损伤风险。大多数的运动损伤很容易被识别,但对于伤到了大脑引起的“脑震荡”,运动者容易忽视或存侥幸心理。殊不知,对于医生建议的“好好休息观察观察”也不当回事儿,等产生了二次伤害,后果就会很严重。
脑震荡有哪些表现?
脑震荡,指头部遭受外力打击后,即刻发生短暂的脑神经功能障碍。通常病理改变无明显变化,发生机制至今仍有许多争论。它是最轻的一种脑损伤,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短暂性昏迷和逆行性遗忘。
昏迷,通常程度较轻而时间短暂,可以短至数秒钟或数分钟,通常不超过半小时。逆行性遗忘,表现为清醒后对受伤当时情况及受伤经过不能回忆,但对受伤前的事情能清楚地回忆。其他临床表现还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厌食、呕吐、耳鸣、失眠、畏光、注意力不集中和反应迟钝等。
另外,情绪变化在脑震荡患者中也较为常见,可表现为烦躁、悲伤、抑郁、紧张、焦虑、兴奋等。这些症状可能是短暂的,也可能持续很长时间。
警惕脑震荡的累积效应
据不完全统计,脑震荡在所有颅脑损伤中的占比可高达49%-90%。对于特定人群,如参加高风险运动足球、篮球、橄榄球、拳击等竞技类运动的运动员,发病率可能更高。为此,国际足球联合会、NBA、MLB等多个体育组织均制定了相应的指南和规定等来及时识别、诊治和处理运动中所造成的脑震荡。足球协会就规定,运动员一旦诊断为脑震荡,至少应休息2周或更长时间直到症状消失,如希望重返赛场,还需要经过严格的恢复训练和评估。为什么要求受伤者休息那么长时间呢?这是因为,脑震荡产生的后果不仅仅在当下,累积效应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一般来说,大多数脑震荡无需任何特殊治疗,患者经过适当的休息、必要的精神和心理调整,可在2周左右自行恢复。如症状较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酌情使用适量的镇静、镇痛药物。
另外,如果患者在第一次脑震荡恢复周期又受到第二次接连的脑损伤,那么可能出现相应的神经病理学变化,导致脑水肿和脑肿胀,这种现象称为二次冲击综合征。为此,对于容易造成脑震荡的高风险运动员,一旦怀疑或诊断为脑震荡,要高度重视,进行详细评估,确认恢复后才能重返赛场,以免造成脑的积累效应和二次冲击综合征,产生永久性损害。
普通运动者来说,有什么要注意的呢?
首先:
对于脑震荡,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认识,一旦脑部遭受打击后出现上述临床表现,应尽快就医。
其次:
如被诊断为脑震荡,不必过于担心,应注意休息和心理调整,避免症状未完全缓解情况下再次暴露于脑震荡发生的高风险中。
第三:
应该由专业机构进行全面评估后,才能考虑重返运动场。
文 | 神经外科 袁强 主治医师
审核 | 神经外科 吴雪海 教授
编辑 | 周逸凡
热门文章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有注明“原创”的作品,版权归“医牛”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和个人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等任何使用,未经授权使用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 医牛健康资讯网”。本平台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图片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