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十种常见人际交往障碍的识别及自我完善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服务号 医牛健康资讯网综合整理 2021-11-11 青年|心理健康 (5399)

人际交往问题是青少年最感困惑的问题之一。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影响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进而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因此提高青少年人际交往的能力对于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那为什么有的孩子会害怕与人打交道呢?青少年人际交往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孩子们如何做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呢?

如何识别人际关系障碍

在人际关系交往中,心理状态不健康者,往往无法拥有和谐、友好和可信赖的人际关系,在与人相处中,既无法得到快乐满足,也无法给予别人有益的帮助。常见的人际关系问题有以下几种:

01 自卑

自卑的人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认为己不如人,害怕别人嫌弃自己出身不好、颜值和身材不够出色;不敢认识新朋友,不敢麻烦别人,更不会拒绝别人的请求;说话做事都要斟酌半天,害怕说错话做错事,让自己丢脸,让他人反感。

02 自傲

只关心个人需求,强调自己的感受,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目中无人,与同伴相聚时,会不分场合发脾气,全然不考虑别人的心情和感受。或不切实际地高估自己,在他人面前盛气凌人,自以为是。他们通常会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外部原因。

03 自私

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凡事都只希望满足自己的欲望,要求人人为己,却置别人的需求于度外,不愿为别人做半点牺牲,不关心他人,表现为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要求所有的人都以他为中心,恨不得让地球都围绕他的意愿转,服从于他。

04 恐惧

恐惧心理在人际关系中表现为与人交往时( 尤其是大众场合下) ,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害怕,以致手足无措、语无论次,严重的甚至害怕见人,常称为社交恐惧症。

05 封闭

当儿童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心理上大都会出现封闭性,表现为把自己封闭起来,平时很少与人交流,内心的矛盾从不外露,当困难和矛盾得不到解决时,往往因焦虑而自卑,把自己封闭起来,甚至自暴自弃。

06 害羞

羞怯心理是绝大多数人都会有的一种心理,具有这种心理的人往往在交际场合或大庭广众之下羞于启齿或害怕见人。由于过分的焦虑和不必要的担心,他们在言语上支支吾吾,行动上手足无措,长此以往,不利于同他人正常交往。

07 嫉妒

嫉妒是对与自己有联系而强过自己的人的一种不服、不悦、失落和仇视,甚至带有某种破坏性的危险情感,是通过把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而产生的消极心态。

08 猜疑

猜疑心理,表现在交往过程中,总觉得其他什么事情都会与自己有关,对他人的言行过分敏感、多疑。

09 逆反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的情绪带有很大的冲动性和不稳定性,表现最明显的一个方面就是态度上的抵触、反驳、强词夺理。另一种形式可出现在性格内向的中学生身上。他们不直接顶撞,却采取一种冷淡相对的态度,视对方的意见置若罔闻,情感的冷漠现象也是逆反心理的一种反映。

10 干涉

有的人在相处中偏偏喜欢询问、打听、传播他人的私事,这种人并不一定有实际目的,仅仅是以刺探别人隐私为乐的低层次的心理满足而已。

人际关系障碍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01 文化因素

(1)语言障碍与文化差异,比如出国的孩子面临着语言沟通、生活习惯、认知偏差等问题;

(2)教育程度差别上的障碍。

02 个体因素

(1)个性结构障碍,人们的需求、动机、习惯、态度、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差异;

(2)个性品质特征的障碍,如虚伪、冷漠、孤僻、猜疑心大等。

03 社会环境

飞速发展的网络虚拟世界使得大部分儿童青少年沉迷于虚拟网络世界而脱离了现实生活,在处理实际的生活和人际关系问题中,存在着不成熟和天真的看法。

04 学校环境

学习竞争激烈,升学就业压力大,致使学生吃不消,心理负担重,没有多余时间与周围同学进行正常的聚会或交往活动。有些学校的某些偏激的方式对学生心理造成严重伤害,使学生产生自卑、逃避、反抗、报复等不良心理行为,这些都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开展。

05 家庭环境

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化造成了一些学生适应环境和社会的困难,养成任性、抗拒和目中无人的非健康心理。经历过家庭暴力的孩子,更容易表现出不愿与他人沟通、回避交往等行为;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变故、父母离异等也会严重破坏一些学生的心理平衡,一方面会导致孩子习得这种相处模式,在与同龄人社交时,也表现出冷漠和不主动、不热情的态度;来自缺少支持或存在冲突家庭的孩子,在家庭中没有学到合作和积极交流的技能,因此在同伴社交中也缺乏与他人进行合作和友好交流的能力。

人际关系障碍的自我完善

1悦纳自我

正确认识、评价和接受自己,是保持自身心理健康的前提。自我认知失调是导致心理失衡的重要原因。应全面认识自己的心理特点,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对自己做出客观的、恰如其分的评价,防止因评价过高而变得自负,或因评价过低而陷入自卑。

2、主动交往

人际关系是否和谐,自己能否为他人所接受,也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心理健康。所以,要激励自己主动与他人交往,不逃避、不孤守,积极把自我融入群体之中。

3、真诚热情

人们普遍存在自尊的需要,只有在自尊心高度满足的情况下,才会产生最大限度地愉悦。在交往中,不但需要充沛的热情,同时也要坦诚言明自身的利益,显得真诚而又合情合理。

4、善于倾听

倾听也是一种交流方式。在倾听的过程中,尽管你没有说上几句话,对方却能够从中体会到你对他的重视和欣赏。倾听时要集中注意力,可以通过看着对方的眼睛来集中注意力。在倾听过程中,不要随便打断对方的话,倾听不是被动,而是在为探听虚实后的主动做准备。

5、尊重规则

人际交往中应注意了解对方的群体规范,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规范,对其成员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同一规范会使同一群体中的成员接受大致相同的教育,获得大致相同的知识,遵循同一的要求,因而能对某一类问题产生较一致的认识。

6、换位思考

生活中不可能万事如意,挫折在所难免。如果在人际交往中应善于用理智控制强烈的感情,一方面要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不钻牛角尖;另一方面要进行心理换位,在思考的过程中令自己冷静下来,并按理智的判断采取行动,避免一时冲动产生后悔、自责等消极情绪。

本文作者:李晓娟

指导专家:曹玉萍

编辑:李黎慧子

审核:范伟娟

责编:赵丽萍

循证来源:医牛独家循证原文(点击获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