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就是因为性格脆弱?社会/父母逼迫?心理专家谈六大自杀误区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在普遍的丰衣足食之余,大家发现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可能成为影响幸福生活的绊脚石。焦虑、抑郁、甚至自杀都时不时在生活中、身边的人当中发现
最近,有关自杀尤其是青少年自杀的话题还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在这样的讨论中,华西心理专家发现不少误区——
有自杀行为的人就是脆弱、性格有问题;
青少年自杀的发生是父母逼迫造成的;
心理治疗对于有自杀倾向的人群没有什么用;
一、正确看待自杀:不能忽视,也不过度关注
1. 不能忽视
自杀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在世界卫生组织早年发布的《预防自杀:一项全球要务》报告中指出,自杀是15岁至29岁人群死亡的第二大主要原因。自杀行为的出现,跟心理、精神出现问题是密不可分的,比如大家最常听说的抑郁症。抑郁症在青少年中患病率不容小觑,《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中提到,我国有24.6%的青少年患有抑郁症。
再来看看华西医院收治相关患者的情况——在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PICU病房中,目前有大概30%住院患者是有自杀行为、自杀倾向的未成年人,年龄最小的为十一二岁的小学生。
列举这些数据,不光是“吓”大家,而是希望让大家了解,自杀的风险在青少年中的确存在,一旦发现周围有人有类似情况,希望能及早干预及引导。
2.不过度关注
即使大家可能感觉这些年听到自杀的新闻、案例越来越多,但总的来说自杀死亡仍然为小概率事件,中国的自杀死亡发生率每年约为7/10万。它与所有其它身体疾病导致的死亡一样,不应该持续地产生负面影响。大家关注的重点应该是怎么解决问题,让生活更有希望,让生活更好。
其次,过度地关注死亡,特别是社会大众都开始恐惧青少年的自杀,可能让那些非自杀性自伤或自残行为的孩子背负上更沉重的壳,包括学校的过度防御和家长的敏感与恐惧,让青少年更难以摆脱困境。
二、理解自杀行为:扭力理论
死都不怕,为什么还会怕活着?
现在的人比以前的人更脆弱?
孩子自伤或自杀是父母的“罪过”?
选择自伤或自杀的人都有“致命”的性格缺陷?
……
这些大概是普通人最不能理解自杀者的地方,下面来带着大家“理解”自杀行为。
理解自杀的理论很多,弗洛伊德提出了“生本能与死本能”,中国专家提出了一个更浅显易懂的理论——扭力理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委会的心理学家、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院社会心理学张杰教授团队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扭力是导致自杀的重要原因,也是自伤行为或精神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简单理解这个扭力,就像扭绳子或者拧毛巾的两头反方向用力的感觉,与一般说的压力不同。
压力通常指单向力,再多的力只要是来自同一个方向,产生的就是压力。而扭力的形成至少包含了两种相对立方向的力,两个方向的力短时间内将生存空间快速深度挤压,就可能导致自伤或自杀。
这里以学习压力大和人际冲突而自伤或自杀的青少年为例,来解读自杀的原因:
1. 狭隘的“关心”——“自伤或自杀魔咒”的土壤
大多数时候,关心是一种爱,是温暖的,是有力量的;但对学校人际适应不佳、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来说,过多的关心可能就成了压力。
尤其是在考试挫败或学习状态或心理状态比较差的这段时间内,父母、老师、还有周围的人,都会谈到学习、心理素质、为人等重要的话题——
“这次考了多少分?”
“老师说你最近学习状态不好?”
“不要那么玻璃心!”
……
青少年成长中的挫折注定是很多的。在激烈的学业竞争面前,家长潜意识带给了孩子好胜心以及容不得挫折的心态。孩子某方面的需求被人过度关注,同时其情感或其他需求又被过度忽略,激发愧疚或愤怒。这些情绪和心态交织在失败者身份上,成为吸引不恰当关注的“魔力圈”,即成为“自伤或自杀魔咒”的土壤与温床。想要的满足不了,不需要的却持续被“关心”浇灌。
2. 被否定——对生存产生恐惧
“你看人家,怎么就那么自觉!”
“你游戏都打得不如别人好,还打什么游戏?”
“你就是不懂事,不懂尊重父母,不懂得上进,不懂得......”
“你这样就是不会有人喜欢,不会有好结果,不会......”
……
在面对“挫败”(社会标准的、家庭标准的、个人标准的失败)或“无能”或“无前途”的孩子,如果再加上身边人用言语为其构建出“无助”的环境,滋长的“自杀”想法就可能被开启,让他对生存产生恐惧。
3. 自我否定——自伤或自杀的导火索
“我那么努力,为什么就不行?”
“为什么我就处理不好自己的关系或情绪?”
“我已经无能为力了,只能自伤或自杀”
……
人对未知世界天性好奇、爱探索、爱折腾、希望沉浸到自我认可的世界中,但挫败下的孩子,很容易变得敏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经常达不到标准而自责和内疚,怀疑自己的世界。
现实中的失败、在记忆中回忆起来的挫败、甚至在想象世界中构建的自我挫败,也可能触碰根植内心的“自我否定”按钮,就成为了自伤或自杀的点火索之一,导致他们想毁灭内心世界,去死的欲望就可能被点燃。
三、对自杀的误解一:孩子自杀身亡,是父母的“罪过”
一旦有青少年出现自杀事件,讨论的点一般首先都会聚焦在父母、家庭教育上,认为孩子出现自杀,都是父母的错,甚至当事家长几乎都会认为是自己的错,甚至有家长悔恨到也选择自杀……
但事实上,自杀的原因非常复杂,父母只是外围的因素,不应该让他们背负如此沉重的心理负担。
自杀从来不是单一因素或事件的结果,导致个人自杀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不应该简单地解读或定论。比如这张《自杀动力的原因分析》图表,很难单独把父母的不良影响放进去,因为绝大多数父母在孩子出现自杀情况时,基本上都是无知和无辜的,即使父母有不良影响,也只是诸多不良因素中的小部分。就我们心理专家掌握的情况,的确存在某些报道中表达的父母“逼死”孩子的情况,但只是非常少的极端个例。
不得不承认,很多人看到了“自杀孩子”的父母存在很多很多不恰当的行为,特别是抑郁症患者本人的世界里几乎都是负面的记忆和行为,包括对父母(ps:当抑郁好转时,看世界就会截然不同),因为我们对父母大量的“习以为常”的日常关爱与付出会选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但大家要知道,绝大多数父母都是普通人,很可能也是存在“明显”问题的人,但他们是最爱自己孩子的人,是最能为孩子付出的人,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陪伴,也是能够帮助孩子跳出“自杀魔咒”最重要的人。
四、对自杀的误解二:自杀的人都有致命的性格缺陷
除了将自杀的“责任”归于父母及家庭教育之外,大众还习惯将自杀的原因归结于个人的性格缺陷,比如孤僻、内向、暴躁等,但实际上,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
性格缺陷可能是某些自杀行动或自杀身亡者的特征之一,但不能简单把自杀的行为归结到性格内向孤僻、性格暴躁等原因上。反过来讲,毕竟几乎每个人都有性格问题,几乎没有谁的性格可以经得起大众的剖析。
所以我们坚决反对这种说法:自杀行动者是生活的弱者,有致命的性格缺陷。
在我们看来,每一个自杀者,尽管无法勇敢地面对未来,却很可能在坚守、执着其内心中的真善美,选择“告别“,很可能只是在混乱的强大冲击力下进行的无奈选择。即使有个性缺陷,也并不因此致命。
五、对自杀的误解三:有自伤行为等于会自杀
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一旦发现孩子可能有自伤的行为就会很紧张,甚至把自伤和自杀划上了等号,这样是不对的。
首先,青少年自伤中,有很大一部分为非自杀性自伤。根据亚洲、澳大利亚、欧洲和北美社区研究的汇总结果,在一般人群中,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终生发生率为17%~18%。
其次,如果学校或家长对自伤的学生高度关注,甚至认为自伤的孩子就会自杀,这无疑让这部分学生贴上标签。
大家回想一下,在青少年时期自己有没有过以下这些行为——伤害性搔抓身体、啃咬手臂、用力啃咬指甲或伤害指甲、撞头、非运动性或非娱乐性地击打自己、扎伤身体、拔头发、刺伤身体、刀割手臂、有意烫烧身体等?有过这些行为的朋友,当时多数都不是想要自杀对吧?如果这些自伤行为被贴上具有自杀风险的标签,在没有安全感的社会氛围下,对孩子本人来说,反而手足无措。
“医生,如何分辨非自杀性自伤,和有轻生念头的那种自伤呢?
答:自伤行为与自杀行动,共同的地方就是自我伤害。极大的不同,就是自伤行为的发生频率远高于自杀行动。每例青少年自杀死亡前有多达50~100次自杀未遂,而且大多数自伤行为没有自杀的意图,事实上,大多数自伤者是用自伤行为来缓解痛苦,而不是了结生命,甚至用自伤行为来阻止自杀冲动。
在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甚至在全国任何一个能够为青少年提供心理服务的机构中,存在自伤行为的学生比例不在少数,而且就诊的比例还有增加的趋势。专业人士的责任是减压,释放压力,既需要给自伤或自杀未遂的学生,也需要给学校和家长。
六、对自杀的误解四:有自杀行为的人肯定有精神疾病,治疗没用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把有自杀行为的人和精神病患者,尤其是严重的精神病患者画上了等号。
根据统计,有60%的自杀死亡者和40%的自杀未遂者罹患严重的精神障碍,对于这部分人来说,药物是很好的治疗手段。可是,也有相当大比例的人并未罹患严重的精神障碍,所以他们并非药物能治,但肯定需要心理干预。
对于反复自伤的青少年,精神药物治疗的效果是有限的,心理咨询的作用必须被重视。很多走出自伤和自杀困境的人,将成功的原因归为关系的改善或获得了痛苦的耐受能力。
七、对自杀的误解五:遇到自杀的人,劝一劝就好了
不少人应该都有帮助家人、朋友、同事摆脱负面情绪的经验,但事实上,劝说是讲究方式方法的。
华西心理专家说:首先要感谢大家都参与到对自杀者进行“劝说”(专业人士认为,听可能比说更重要)的行动当中;
其次,不要“劝”一次就结束了,最好能够劝导到心理卫生服务系统中去。毕竟心理工作者的“劝说方法”要专业些,比如学校的心理老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精神疾病专业机构等;
再次,即使自杀高风险者已经接受了专业治疗,仍然需要大家不停止关心,需要持续给予支持。终极有效的“劝”,是将其“劝”到正轨。
建议大家,不是“劝一劝”,而是“劝三劝”。发生前“劝”,发生中要专业地“劝”,发生后还要“劝”。“劝”,代表了爱,代表了对生命的尊重。
八、对自杀的误解六:看来医生吃了药,就不会自杀了
专业的心理咨询或药物治疗,确实帮助了不少自杀风险者度过了危险,但是,再王牌的精神机构和心理专家,都有“自杀干预失败”的案例,但不管怎样都应该积极参与治疗,永不放弃。
有少部分自杀行动者,可以算得上“超级自杀行动者”,比如,我们华西心理卫生中心接受过不少高风险的自杀患者,他们在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病程中,有多次割腕、跳楼、溺水、大量服药或服毒等相关经历,想死的行动如此强烈,经过药物治疗及电疗后仍然存在自杀风险。
一方面,虽然患者多次自杀或自伤,可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事件放到时间的长河去看,并不能掩盖生命力的旺盛。就算患者在某个时间段频繁伤害自己,可治疗好之后,仍然可能平静生存多年,甚至终身。我们需要对自杀干预保持信心。
另一方面,自杀防控,环环相扣。特别是超级自杀行动者,过去的创伤记忆扎入内心,或其家庭或社会关系的矛盾一触即发,或自我价值艰难支撑……对高自杀风险患者的帮助,就是需要坚持希望,永不放弃,耐心治疗与陪伴。坚持各种努力到位,自杀者对生存恐惧的自我超越就会发生。
参考文献:
[1] 傅小兰, 张侃, 陈雪峰, & 陈祉妍. (2021). 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 (2019—2020).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 Catherine Glenn,Matthew K Nock. 张骏翻译. 儿童和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一般治疗原则. https://www.uptodate.cn/. 2023.
[3] Catherine Glenn, Matthew K Nock. 孙广强翻译. 儿童和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 https://www.uptodate.cn/. 2022.
本文作者:张骏
(需要医学和疾病相关认知支持服务可添加微信公众号:MedivacPilot)
热门文章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有注明“原创”的作品,版权归“医牛”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和个人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等任何使用,未经授权使用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 医牛健康资讯网”。本平台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图片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