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感染新冠后止咳中药的合理使用
一、 所有的咳嗽都需要治疗吗?
从生理角度讲,咳嗽是气道防御和清除功能的体现,通过咳嗽反射,机体能清除吸入的有害物质以及积聚在呼吸道中的异常分泌物。良好的咳嗽反射对保持小儿呼吸道通畅十分重要。
因此,若咳嗽没有引起特别的不适或潜在的对机体的损害,无需过于积极地寻求治疗。
二、病理性咳嗽的危害
频繁而剧烈的咳嗽对机体无疑是有害的。
剧烈咳嗽可造成静脉回心血量骤减,体循环静脉压骤增,可能造成心律失常、暂时性大脑缺血,导致咳嗽性晕厥、头痛。严重的还可引起支气管痉挛、胃食管反流等。此外,咳嗽也有可能使肺部基础疾患恶化。
三、咳嗽的分类
按病程:分为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
按病因(或病原):分为感染性(外感)咳嗽和非感染性(内伤)咳嗽;
按有痰无痰:分为痰咳嗽(湿咳)和无痰咳嗽(干咳)
四、新冠感染儿童中医方药选用
新冠感染咳嗽属外感咳嗽,宣发肺气、疏通腠理,使邪从表解。治以或辛甘凉润或辛甘温润,佐以微苦之品解表祛邪,药取轻清。
(1)无症状感染者
中医强调治未病。针对易感体质者,或存在免疫缺陷、慢性肾脏、血液肿瘤、先心病等基础疾病的患儿,在已明确感染的情况下,亦可采用预防性治疗方,以避免病情加重出现危害机体的严重咳嗽症状。
中成药:小柴胡汤、银翘散。
推荐协定方:柴胡6g,黄芩9g,紫苏叶6g,金银花9g,太子参9g,藿香9g,苍术6g,芦根9g,生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6岁以上小儿用方中剂量,3~6岁用1/2量,1~3岁用1/3量。
(2)表证
1. 风热证
证候:咳声粗亢,痰稠色黄,伴发热、咽喉疼痛、汗出口渴。
治则:清热宣肺,止咳化痰。
中成药:羚羊清肺散、金振口服液等。
2. 风寒型
证候:多见咳声频作、痰稀色白易咳,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舌淡苔薄白。
治则: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推荐中成药:通宣理肺口服液等。
(3)里证
由于外感咳嗽治疗不当,迁延不愈,或由五脏内伤而致。临床多从“痰”、“虚”论治。
1. 痰热型
证候:咳嗽多见痰多黏稠色黄难咳,伴见发热、面赤口渴、舌红苔黄腻。
治则:清热化痰,肃肺止咳。
代表方:金振口服液、咳喘灵口服液、羚羊清肺散、急支糖浆、鲜竹沥、牛黄蛇胆川贝液、蛇胆陈皮口服液、蛇胆川贝枇杷膏、蛇胆川贝枇杷糖浆等。
2. 痰湿型
证候:咳嗽多见咳嗽声重、痰多色白质稀、喉间痰鸣,伴见胸闷、食少、疲倦、便溏,舌淡苔白腻。
治则:治以燥湿化痰,肃肺止咳。
代表方:中成药可选化痰散、二陈丸、小青龙合剂等。
3. 阴虚型
证候:咳嗽多见干咳无痰、痰少难咳,伴见口干、盗汗、手足心热、便干、舌红少苔或苔剥脱。
治则:养阴清肺润燥。
代表方:蜜炼川贝枇杷膏、养阴清肺(膏、口服液、糖浆)等。
4. 气虚型
证候:咳嗽临证多见咳嗽无力、痰稀色白,伴见神疲、自汗、面白少华、少食、平素易反复感冒、舌淡苔薄白。
治则:益气补肺,健脾化痰。
中成药:玉屏风散、童康片等。
五、中成药用药注意事项
止咳药需遵循“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原则,小儿因其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选方用药宜性轻量小,并需随症用药。
外感咳嗽常配麻黄等疏风解表药,使用不宜过久,以免发汗太过,耗气伤阳。常用的黄芩、鱼腥草等清热解毒药多性味苦寒,易伤脾胃,不宜过量久服。若外邪未消,正气未虚,切勿过早应用滋阴润肺补虚之品,以免闭门留寇。
此外,许多化痰止咳中成药同时含有中药和西药成分,祛痰止咳中药不建议2种以上品种重复使用。
六、中西药联合应用注意事项
(1)引起生物效应的拮抗作用,降低药效
含槲皮素或大量黄酮类成分的中成药(如桑菊银翘散)等,不宜与含钙、镁、铁的西药(如碳酸钙、维丁胶性钙等)同时服用,否则容易形成难溶性络合物(或金属螯合物)而降低疗效。
(2)引起不良反应
含甘草成分中成药(如小儿清肺止咳口服液),不宜与阿司匹林同用,因阿司匹林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而甘草含有甘草甜素,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抑制胃酸分泌,易诱发胃、十二指肠溃疡。
(3)中西药临床联合应用时不宜同服
中药和西药服用时间应间隔至少1小时。
热门文章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有注明“原创”的作品,版权归“医牛”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和个人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等任何使用,未经授权使用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 医牛健康资讯网”。本平台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图片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