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背痛竟然是心梗的红色警报!年轻人更隐匿?感冒后,请这样做
43岁王女士最近频繁背痛,来到新华医院急诊就诊时检查结果却让所有人吓一跳,心梗指标明显增高!
而让急诊医学科专家担忧的是,心梗正在向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靠近。而一些看似和心脏无关的症状恰恰就是隐匿的红色警报。反复背痛就易被忽视的心梗信号之一。
曾经听闻有过一例患者因背痛就诊骨科,大夫给予拍片排除骨折后开具处方止痛药,患者在领药大厅发生猝死。因此,反复背痛需要常规做心电图排除正后壁心肌缺血甚至心梗。
相对于老年人,年轻人群心梗更为隐匿
被告知背痛可能是心梗发作的信号时,王女士几乎难以置信。
不过她坦言,最近因为常常加班,确实劳累加重,再加上一直有高血压病史,一直在口服药物治疗。不过,王女士也是幸运的,并没有出现致命的问题,被立即收治入院。
入院后,医生们给予她积极抗栓及营养心肌治疗心肌等治疗并同时冠脉检查,最终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3级”。经治疗后一周后康复出院。
相对于老年人,年轻人群心梗多较隐匿。
年轻人不重视每年体检且常规体检没有覆盖到冠脉血管检查;
胸痛症状不典型常表现胸痛以外的其他症状;
年轻人喜欢各种运动锻炼,容易在运动中发生意外与猝死。
Framingham心脏研究进行为期10年的随访发现:30-34岁男性中心梗的发病率为12.9/1000,35-44岁女性中心梗的发病率为5.2/1000。
55-64岁人群的发病率则升高至8-9倍。
亦有研究发现,患者中小于等于40岁或45岁占4%-10%的。
心梗风险最高的症状是什么?
鼻子以下和肚脐以上的疼痛都需考虑心脏源性。记住:放射至上肢,尤其是放射到双臂的症状,以及伴有出汗或恶心呕吐的疼痛。
胸痛部位多变:包括上腹(上腹正中)、双肩、手臂(上臂和前臂)、手腕、手指、颈部和咽喉、下颌和牙齿(不包含上颌),放射至背部(特别是肩胛间区)也并不少见。
胸痛性质多变:经常使用的描述词语有压榨感、发紧、压迫、缩窄、压碎、压抑、烧灼、烧心、胸闷、束缚感、胸部正中紧缩感、喉咙哽咽、疼痛、重物压胸以及牙疼。
伴随症状多变:最常见的症状是呼吸急促。其他症状可能包括嗳气、恶心、消化不良、呕吐、出汗、头晕、头晕目眩、湿冷和乏力。
这些是年轻人心梗的危险因素
1. 吸烟史:最常见和最能被改变的危险因素。年轻或45岁以上的心梗患者中,吸烟者的比例分别为65%-92%和24%-56%
2. 家族史:一项研究中年轻患者、中年患者、老年患者的阳性家族史比例分别为41%、28%、12%。
3. 脂质异常:高胆固醇血症在年轻冠心病患者中常见。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年轻心梗患者中最常见的脂质异常。
4. 糖尿病和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压,这两种重要危险因素在年轻冠心病患者较少见。
5. 肥胖:肥胖似乎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至少在年轻男性中如此。有研究显示,在中年人群中,多达23%的男性冠心病和15%的女性冠心病由肥胖导致。
6. 口服避孕药:年轻女性口服避孕药,主要合并大量吸烟史。
7. 愤怒等心理社会因素对早发冠心病的出现有影响。
远离心梗三步骤
专家提醒:
①劳逸结合、不要过度劳累、作息规律、不熬夜、适度锻炼时做好心率监测、尤其感冒后等身体机能完全恢复再锻炼;
②做好每年的健康体检尤其心电图、心超检查、必要时完善冠脉血管增强CT;
③了解家族史,如已有冠心病危险因素或已诊断冠心病做好“ABCDE”方案二级预防:
A:阿司匹林(Aspirin);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B:β受体阻滞剂(Beta-blocker);控制高血压(Blood Pressure control)
C:降低胆固醇(Cholesterol);戒烟(Cigarettes)
D:防治糖尿病(Diabetes);控制饮食(Diet)
E:健康教育(Education);适度运动(Exercise)
除了心梗,最近特别警惕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炎病因包括:感染、自身免疫疾病、毒素/药物毒性3类。其中感染是最主要的致病原因,病原体以病毒最为常见,包括肠道病毒(尤其是柯萨奇B病毒)、腺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和流感病毒等。
欧洲的一项统计显示72%的心肌炎患者发生呼吸困难,32%患者发生胸痛,而18%患者出现心律失常。
普通急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多数表现为活动后轻微的胸闷心悸不适,重者也可出现急性左心能衰竭甚至猝死,因此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个体化治疗。
暴发性心肌炎是心肌炎最为严重和特殊的类型,主要特点是起病急骤,病情进展极其迅速,患者很快出现血液动力学异常(泵衰竭和循环衰竭)以及严重心律失常,伴有呼吸衰竭和肝肾功能衰竭,早期病死率极高。
建议有上呼吸道感染后胸闷胸痛症状者应高度重视,并及时就诊。对明确诊断心肌炎患者予以密切监护、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免疫支持等治疗,病情较重的暴发性心肌炎患者需包括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生命支持治疗。
作 者
新华医院急诊医学科 陈凉、江波杰、张琦
热门文章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有注明“原创”的作品,版权归“医牛”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和个人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等任何使用,未经授权使用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 医牛健康资讯网”。本平台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图片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