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大闸蟹开售 这几步从吃货秒变吃蟹达人
>关于大闸蟹的吃法——
吃蟹时喝两种酒最好
螃蟹是大寒食物,胃肠虚寒的人会腹痛腹泻。如果能配着喝点酒,则可以减轻或消除吃螃蟹后的不适感觉。但在酒的选择上也是很有讲究的,一中一西两种酒配着螃蟹吃最好。众所周知,在葡萄酒领域,海鲜的绝配常常是白葡萄酒,因为白葡萄酒比红葡萄酒有更强大的杀菌作用。西方人很早就发现,如果吃海鲜时喝白葡萄酒,便不易发生食物中毒,久而久之形成了吃海鲜配白葡萄酒的习惯。这个道理用在大闸蟹身上自然也行得通。白葡萄酒清爽的口味,也比较适合以鲜味为主的大闸蟹。
在中国,自古以来便认为黄酒和螃蟹同吃是绝妙的搭配。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王翠侠介绍,记得小时候吃螃蟹,父亲总会喝上一 两口温热的黄酒。长大以后学习了营养知识,才知道这种搭配方法很好。螃蟹比较寒凉,脾胃虚寒的人就不能多吃,容易引起腹泻。而黄酒刚好有温脾胃的作用,而且也非常适合秋冬季节饮用。吃螃蟹时可以搭配点温热的黄酒,保健的作用不错。
吃蟹后喝杯生姜红糖水
吃螃蟹少不了生姜的“陪伴”,这是因为生姜能增强和加速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其性温热,正好可以与性寒的蟹肉相补。如果不小心吃到未加工彻底的螃蟹,生姜中的药用成分还能帮助杀灭螃蟹体内残留的细菌。吃螃蟹时,可准备一些生姜末、生姜丝拌在醋碟内,用蟹肉蘸着吃,或者食用蟹肉后喝上一杯生姜红糖水。因为红糖同样具有暖胃、驱寒的作用,因此可以预防因蟹肉性寒引起的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
生姜红糖水并不是将生姜泡在红糖水里这么简单,而是要先将一块洗净的生姜切成极细的丝,置于加了水的小锅中,大火烧开后,加入红糖,再改以文火煨上几分钟,待姜汁溶入糖水中,便大功告成。吃完了,趁热喝下,甜中带着一丝辛辣,发一身汗,体内的寒气便会消散,肠胃也会觉得格外舒服。吃螃蟹时和吃螃蟹后1小时都不要喝茶水。因为茶会使螃蟹的某些成分凝固,不利于消化吸收,还可能引起腹痛和腹泻。
吃蟹别与梨、柿子、花生同食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张素革指出,秋天多吃梨有利于润燥清热,但吃螃蟹时千万别喝梨汁。因为梨味甘,性寒,二者同食易伤人肠胃。 此外,在餐厅吃海鲜的时候,也不要点带花生的菜。因为花生脂肪含量高达45%,如果它与性味寒凉的螃蟹相遇,易致腹泻,尤其是肠胃虚弱的人,更应慎重食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瘟病学博士谷晓红介绍,我是长在大海边,从小吃螃蟹长大的,螃蟹和柿子在中医角度属于食物的相反,因为螃蟹是寒性的,柿子也是寒性的,两个寒性的东西放在一起,正好赶上虚寒体的人,就雪上加霜,导致腹泻。所以中国人的智慧的体现就是吃螃蟹一定要吃姜汁,姜是温性的,帮助抵销螃蟹带来虚寒的不良作用。
吃蟹一次不要超过2只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李宏宇说,从营养价值来看,大闸蟹具有丰富的蛋白质,高于一般鱼类数倍,还具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中医认为大闸蟹味咸性寒,具有清热滋阴、活血化瘀等功效。爱吃大闸蟹的市民,每次的食用量应保持在2只以内,蟹具有高胆固醇高蛋白,超量会增加消化负担。尤其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病症的老年人,年龄较小的儿童,以及患有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病人则不宜食用。
>关于大闸蟹的疑问——
孕妇能不能吃螃蟹?
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妇科专家何嘉琳主任认为,其实,早在古代就有吃蟹易流产的说法。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医陶弘景的中草药经典书籍《名医别录》中记载,“蟹爪,破包坠胎”。意思就是吃蟹爪会导致流产。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认为,“蟹爪,坠生胎,下死胎”。意思就是说活胎容易流掉,死胎有助排出。中医认为,怀孕是集男女气血之精华,需要清净、安宁,不能动血,否则会动胎气。并且,虽然螃蟹鲜美可口、营养丰富,但它属于性寒食物,孕妇吃多了会伤脾胃,影响胎儿吸收营养,所以建议可适当吃点,比如一周吃一只螃蟹,不能每天都吃。
螃蟹的哪些部位不能吃?
广东省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重点提醒,忌吃蟹的4个器官。这4种器官是:蟹胃(在蟹壳内前缘中央似三角形的骨质小包)、蟹肠(由胃到脐的一条黑线)、蟹心(俗称六角板)、蟹鳃(腹部为眉毛状的两排软绵绵的东西)。在这4种器宫中,细菌和有害物质最多,吃的时候一定要摘除。
>关于大闸蟹的谣言——
谣言 1:给大闸蟹喂避孕药提高产量
真相:此前,成都市水生动物检疫检验站相关负责人辟谣,喂避孕药将使大闸蟹性腺不发育,蟹黄和蟹膏都没有了,养殖户若这样做是自己毁了蟹。
谣言 2:大闸蟹抗生素喂食超标
真相:从历年来的抽检来看,包括孔雀石绿、氯霉素、呔喃代谢物、乙烯雌酚、甲基睾酮等指标都未超出标准范围。
谣言 3:黑心商家给大闸蟹打针注水
真相:大闸蟹对水质要求特别高,给它进行注水或注药,会改变蟹体内的平衡,使之很快就死去。
循证来源:人民网,阳澄湖大闸蟹开售 这几步从吃货秒变吃蟹达人,2016年09月23日
热门文章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有注明“原创”的作品,版权归“医牛”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和个人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等任何使用,未经授权使用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 医牛健康资讯网”。本平台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图片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