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喝一罐高糖饮料 相当于吃了一两糖!
近日,来自美国心脏协会(AHA)的一份新的科学报告表明,2岁至18岁的青少年儿童每天摄入的糖不应该超过25克。在其中发布的文章显示,随着糖的摄入的增加,儿童发生高血压、冠心病和胰岛素抵抗的几率也更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虽然很多家长刻意地避免给孩子吃糖,但是当孩子们喝下一瓶饮料的时候,就要注意了,他们摄入的糖分很可能已经超标。
>大部分饮料标签上没有注明糖分含量
记者在一家超市的饮料货架上看到,货架上的饮料种类非常多,其中不乏进口饮料,比较常见的有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蛋白饮料等。
而在这些饮料中,不少饮料的成分表里标注了热量、蛋白质、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除了个别的饮料在营养成分表里(NRV)分别标注了糖的含量外,不少饮料瓶上的营养成分表里并没有标注出糖分的含量。
>营养成分表成分含量标准不统一
在不少饮料瓶的营养成分表里,标注的是每百毫升营养成分的含量,但也有的成分表里标注的是每份所含的营养成分。
在不同的碳酸饮料中,有一款重量为330毫升,其营养成分表标注每百毫升含有10克糖,而另一款355毫升的碳酸饮料里,其营养成分表则显示每份(355毫升)含有48克糖。
>碳水化合物不等于糖
虽然在一些饮料瓶的营养成分表里只标注了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但它们能等同于糖的含量吗?
记者注意到,大部分饮料,例如一些碳酸饮料中,碳水化合物的重量与糖的重量相同,而在一些蛋白饮料和茶饮料中,这两者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
在一款茶饮料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是每百毫升4.5克,而糖的含量为4.2克。在另一款蛋白饮料里,每份(230毫升)含有碳水化合物28克,糖的含量是27克。
>释疑
饮料为何会这么甜?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介绍,饮料中的碳水化合物是配料中原有的碳水化合物和添加的含糖甜味剂的总和。包括了淀粉、蔗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乳糖等所有人体能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品种。如果是含乳饮料,碳水化合物中就包括了乳糖。如果是果菜汁,则包括水果蔬菜原本含有的蔗糖、果糖和葡萄糖。
一般来说,淡甜饮料的糖含量是4%到5%,而正常甜度饮料的糖含量是8%到11%。也就是说,如果一瓶饮料的容量是500毫升,那么对于淡甜饮料而言,里面所含的糖就是25克糖,对于正常甜度的饮料而言,所含的糖就是50克。而50克糖的热量是200千卡能量,相当于大半碗米饭。
能提供能量的只有碳水化合物(淀粉和糖)、脂肪和蛋白质这三类东西。符合零能量要求的饮料其实很多,除了矿泉水之外,不少不含糖的茶类饮料,都是零能量。因为它们没有糖,没有淀粉,没有脂肪,蛋白质含量也微乎其微。
>饮料中到底有多少糖?
饮料中糖分含量高的情况早已被不少网友吐槽,也有网友贴出了一些对比照片,他们用糖块来表示一瓶饮料中所含的糖分。
以一块重量为4.5克的方糖来计算,一罐355毫升可乐(原产国美国)里所含的糖分是39克,相当于8块半的方糖;一罐355毫升芬达(原产国美国)葡萄味汽水里所含的糖分是48克,相当于10块半的方糖;一罐355毫升雪碧(原产国美国)里所含的糖分是38克,不到8块半的方糖;一瓶500毫升茉莉清茶(产地中国)所含的糖分是21克,等于4块半方糖;一瓶450毫升草莓味果粒奶优(产地中国)所含的糖分是30克,等于不到7块方糖。
也就是说,按照美国心脏协会(AHA)关于2岁至18岁的青少年儿童每天摄入的糖不应该超过25克的建议,喝半罐芬达所摄入的糖分就已经超标。
>建议
能量占NRV比值越高越慎重购买
据了解,一款饮料产品的能量占NRV(营养素参考值)的比值越高,越要慎重购买。相反,饮料中能量越低,说明其中的糖越少,在喝同样数量时,引起发胖和慢性病的风险较小。
同时,在选购饮料时还要仔细看一下营养成分表是按每100毫升的量来计算,还是按照一瓶(500毫升左右)或一听(355毫升左右)来计算的。有时候,由于其中所含能量(糖)太高,商家就选择用100毫升中所含的数值来做营养成分表,消费者容易认为其中能量较低糖分较少,容易造成误导。
循证来源:人民网,喝一罐高糖饮料 相当于吃了一两糖,2016年09月28日
热门文章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有注明“原创”的作品,版权归“医牛”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和个人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等任何使用,未经授权使用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 医牛健康资讯网”。本平台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图片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