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住靠近公园有益心理健康

联合早报网等 医牛健康资讯网综合编辑 2023-08-30 公园|新冠|精神困扰指数 (3025)

新加坡国立大学(国大)两名学者分析和研究源自英国的大数据,包括伦敦居民住家和公园的距离、他们在冠病暴发后到公园的行为,以及对居民心理健康长期追踪研究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在冠病疫情期间,绿地有效降低个人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概率。

 国大商学院房地产系副主任李冠玉和管理与组织系助理教授麦珂,联合西班牙研究公司Telefonica Research的帕克博士(Souneil Park)2020年开始展开为期两年的研究,今年2月17日在学术期刊《自然 心理健康》(Nature Mental Health)上发布研究报告。

李冠玉副教授接受采访时说,新冠疫情暴发后有好些研究显示,绿地有助降低疫情对人造成的精神压力,而她参与的这项研究特别之处是,利用大数据证实两者之间的关系。她指出,虽然研究对象是伦敦居民,但人类感情有共通性,因此,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包括新加坡,这个研究结果也有参考意义。

英国政府在疫情暴发后,实施了三轮封锁措施来阻断病毒传播,与新加坡的病毒阻断措施(Circuit Breaker)类似。英国居民在封锁期间仍可出门处理重要事务、采买粮食和日常用品,以及到公园散步和运动等。

研究小组先是分析了伦敦200万名手机用户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手机定位记录,发现英国暴发疫情后以及实施封锁措施期间,有更多居民会到公园放松身心;越靠近公园的小区,就有越多人到公园。这200万名手机用户分布在伦敦的近5000个小区。

封锁期间更多人到公园

数据显示,在实施封锁措施期间,居民减少到其他地方,到公园的人数却增加了。

在比较公园800公尺范围内和800公尺范围外两组居民的数据后,研究小组发现疫情暴发后,前者有6.31%的人会到公园去,是后者(2.77%)的两倍以上。如果只考虑封锁期间的数据,前者有6.46%的人会到公园,是后者(2.58%)的2.5倍。

研究小组接着分析和对比英国的家庭长期追踪调查结果,发现离公园较远的居民,在英国实施封锁措施后面对更大的精神困扰。

那些住家距离公园超过800公尺的居民,精神困扰指数(mental distress score)平均上升0.5分;而住家距离公园在800公尺以内的居民,精神困扰指数只平均上升0.35分。

由于两组研究对象的特征相似,精神困扰指数上涨幅度的分别,很可能就与住家和公园的距离大有关系。研究小组把这项发现和手机定位记录的分析结果联系起来,推断出靠近公园有助减少个人承受的心理压力,尤其是他们的行动受到封锁措施限制时期。

学者:可开拓更多空间 让居民就近享绿意

新加坡多年不断打造成“花园里的城市”,至今已取得亮眼成绩,但是仍有进步空间。当局可开拓更多绿地,让更多人的住家靠近绿地,以缓解未来疫情对国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李冠玉透露正在进行另一项研究,对比新加坡和香港的公园及绿地。研究小组发现,新加坡有22%的组屋与公园的距离超过800公尺,而同样情况的香港公屋只有5%。不过,香港的公园普遍比较小,而且设施较简单或老旧。研究小组将对比和分析新港两地这些情况,如何影响居民到公园放松身心的意愿。

她进一步举例说明,裕廊东有72座组屋距离公园800公尺至1200公尺,裕廊西则有79座。目前没有证据显示这些组屋的居民比较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但当局应考虑在这些组屋附近增建公园或绿地。如果未来出现其他疫情,居民的行动受限制,他们就比较可能到住家附近的公园或绿地透透气,减少心理压力。

虽然裕廊东和裕廊西的居民可到裕廊湖畔花园去,李冠玉提议通过建设更多线性公园(linear park),或将多层停车场的顶层打造成社区花园等,让更多邻里的居民能就近接触到绿意。

国家发展部去年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该部门开支预算时,宣布投入超过3亿1500万元,加建总长360公里的休闲绿径,为民众提供更多步行和骑脚踏车的自然环境。我国计划在2030年前将公园连道延长至500公里,让每户家庭步行10分钟以内就可抵达绿地。

(需要医学和疾病相关认知支持服务可添加微信公众号:MedivacPilot)

循证来源:医牛独家循证原文(点击获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