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医生:微信找我看片子,我是拒绝的!
在互联网时代,许多事情做起来变得简单、省力、不费时。就连患者都想出“新招数”,把自己需要放射科医生诊断的片子,通过手机拍下来,动动手指用微信发给医生就搞定了!且慢,这样做真的靠谱吗?
平日医生在放射科看片,需要不停调节窗宽窗位(可简单理解为图像的饱和度、锐利度等),来观察心、肝、肺、胃肠道等不同的器官。即便是这样,放射科的诊断也达不到100%的准确率。那么,用微信里的图像会诊,后果会是什么样子呢?且不说那些翻拍的模糊图片会造成漏诊和误诊,即使是使用直接从放射科机器上导出的jpg格式图像,也会因为无法调节窗宽窗位而丢失很多信息。
有的患者又想出“简便方法”,给医生发DICOM格式图像(医学图像文件格式)。对此,医生表示其效果也一般。除非放射科大夫用专用的DICOM显示器看图。因为DICOM显示器有高亮度、高分辨率等特点,故其能更清晰的反映图片信息。
在很多与放射科有关的专业微信群里面,一些放射科大夫会在群里讨论一些放射科图像。其实,放射科大夫能够拿到的也是jpg格式的图像。这不免让人产生疑问:既然图像不符合标准,这种讨论有意义吗?其实,这种讨论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意义的。因为他们是放射科的专业人士,放射科大夫在上传图像的时候,会尽量把合适窗宽、窗位条件的图像上传,而且还会根据讨论随时调整上传。这种讨论并非用来诊断疾病,只是用来帮助放射科大夫讨论鉴别诊断病因的思路。
医生建议患者最好带着原始片子到门诊去找专业医生,并听取诊断意见,以免耽误诊断。
循证来源:人民网,放射科医生:微信找我看片子,我是拒绝的!2016年11月29日
热门文章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有注明“原创”的作品,版权归“医牛”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和个人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等任何使用,未经授权使用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 医牛健康资讯网”。本平台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图片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