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结果 >> 疾控
共搜索出131条结果, 默认按照时间降序排列
诺如病毒对常用消毒剂抵抗力较强,酒精对其无效,应选用高水平消毒剂或有效的物理消毒方法
10项措施涵盖学生身体活动、合理膳食、充足睡眠等多方面内容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在当代快节奏生活方式下出现的以身体和精神疲劳为主要症状的证候群。近年来,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美国疾控中心预测,慢性疲劳综合征将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一个主要问题。
喝酒是大家躲不开的主题 宾朋满座,小酌两杯 是一大快事 这几年,各种自酿、自制的养生酒 拿出来往桌上一摆 更显出生活的讲究与待客的诚意 且慢,在畅饮自制酒之前 小编要和大家上“红色警报” 稍有差池,美酒变“毒药”
去年秋季开始,全国多地医院出现较多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支原体肺炎”也频上热搜。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多发于秋冬季。但2023年该肺炎提前来袭,且患者数量较往年明显增加。有儿科医生指出,“2023年可能是肺炎支原体流行大年”。
后续受国际流行株和输入病例影响,不排除JN.1变异株成为国内优势流行株的可能
全国医疗机构呼吸道疾病接诊呈下降趋势
目前未发现新病毒或细菌导致的新发传染病,当前流行的疾病均由已知病原体引起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时期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很常见的病毒类型,是今冬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如何才能快速鉴别新冠病毒、流感病毒和细菌感染呢?
美国男性和儿童的总体癌症发病率或癌症新病例保持稳定,但女性和青少年和年轻人的癌症发病率上升
重庆市星期五(9月16日)确诊一例境外输入猴痘病例
美国卫生部将获更多资金收集数据部署人员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确诊一例鼠疫(腺鼠疫)病例
拜登政府表示,疫苗接种预计将于周二开始
美国目前批准两种预防猴痘的疫苗ACAM2000和JYNNEOS
WHO对这种“不寻常情况”表示担忧,但重申无须为此感到恐慌
我国将逐步解决HPV疫苗供应不足等问题,努力满足接种需求
目前全球已报告至少460例这种病例,其中12例死亡,一些病例接受了肝移植
本市连续多日有新增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5个地区列为中风险地区。疾控君提醒大家继续做好个人防护,避开以下误区。
近日,#西安一确诊病例被一口痰传染新冠#一度登上热搜。
疾控君提醒大家,尽量采用线上购物方式,如必须线下购物,也要做好个人防护,理性选购,减少在外逗留时间。
疫情当道,大家都隔离在家,买菜成了一项很重要的生存技能。各种买菜群、卖菜APP满天飞,每天一睁开眼就是不停在其间切换买菜。
宅家抗疫,有人在家研究如何种出无限循环的小葱;有人准备采购蛋糕让自己心情好一些;还有人发来了殷切的关怀……
发生新冠肺炎疫情,要集中隔离怎么办?我们为您整理了一份随身物品清单:
宅家抗疫时,小伙伴们也在不断get新技能,种葱、组团、做面包......没什么能难倒机智能干的你图片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一个特别适合居家生活的治愈系活动——发豆芽,如果家中有小朋友,也可以让他们观察豆芽是怎么变化的。
当前,上海抗疫攻坚战到了最紧要的时刻,大家开始了居家隔离、足不出户的封控生活。
无数可爱可敬的人们穿上了防护服,化身“大白”,组成了抵御新冠的防护网,我们希望大白们在守护他人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
目前有重型病例九例,其中首次出现一例33岁的年轻患者
目前官方分析有三方面原因
具体提出了三大要求,涉及到房间、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管理、共同居住者防护这三方面
对于没有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重症、死亡依然让人忧虑
中国工程院院士、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介绍上海市疫情最新情况
对所有已接种疫苗的成年人进行加强注射
常常感觉腰酸背痛,身高变矮了,背也驼了,容易跌倒、骨折,这些症状都说明你,可能患上了骨质疏松!
最新的研究显示“握手楼”之间也可能存在气溶胶传播
对从未患过COVID-19的人,两剂辉瑞疫苗是必要的
口腔溃疡、牙龈出血、牙龈肿痛……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口腔疾病,很多人觉得那都是些小毛病,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肿瘤与肿瘤间的异质性以及单个肿瘤内的异质性是目前肿瘤治疗的瓶颈之一。
新冠疫苗你有什么疑虑?那就快来看看吧
亟待改变现有的抗生素使用方式
有高危性行为史等生活史的人
介绍新冠病毒疫苗安全性有效性有关情况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威胁到全球卫生和发展
月经不规律,也需要注意!
触传播也是在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之一
COVID-19可以通过停留在空气中的病毒传播
除了糖皮质激素,其他大多数干预药物的有效性尚不能确定
自制布式口罩至少需要几层,最好是几层
有更多证据表明,在2月份首次确诊本地病例前一个月,新型冠状病毒就已经在美国传播。
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能有效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增强营养储备,有助于新冠肺炎的防控与救治,有助于保障一线工作者的健康,对于目前就医环境暂时受限的慢性病患者,做好营养管理也很重要。
北京时间2月24日晚7点30分,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冠状病毒病联合专家考察组在北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通报此次考察的结果和对中国以及全球应对疫情的下一步措施提出建议。
无需恐慌,但必须重视!
有些肿瘤长在身体里,你看不见摸不着,不知道它竟然存在着,没发现自己身体的不适,就诊晚了,医生只能默默的尽力治疗。
从2014年第六届全国肿瘤学术大会上的数据看,中国甲状腺肿瘤发病率近20年呈明显上升趋势,特别是近10年增长了约4.6倍。而在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也呈增长趋势。
最近一个研究结果又引起公众一片哗然——吃红肉容易致癌。火腿、香肠等也被列为致癌物。那食物红肉与大肠癌有没有关系呢?我们为您解读这一项研究。
近30年来,上海男性结肠癌患者5年相对生存率从27.4%上升至72.7%,女性结肠癌患者5年相对生存率从33.3%升至68.1%。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作为“癌中之王”总是让人谈之色变。
胰腺癌患者的病死率极高,胰腺癌引起的死亡率几乎与其年发病率相当。已经取代肝癌坐上了“癌中之王”的“宝座”。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从全世界范围讲,也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肿瘤。
多次烧开的水和自来水到底啥区别
性开放,毁了多少女生!该收收了,也该清醒了
直面它,疫苗接种,才是抵御他的最重要手段; 消灭它,早期识别,早期治疗,避免重症是永恒的主题。 他,就是冬季热搜榜的常客——流感。
随着冬季气温的变化和病毒的侵袭,儿科的门急诊量近期达到了井喷式增加,候诊区坐满了家长和患病的孩子,小到襁褓中的婴儿,大到初中生,都在这一轮的疾病高峰中中招了。大家都在谈论流感,家长议论的都是“我家孩子班上病倒了一大半!”、“我家孩子高烧不退,这波流感太厉害了!”、“大夫,我家孩子吃了抗病毒药怎么还不退烧啊?”。
每年流行的流感分型都不太一样,往年甲流高峰多在11-12月,乙流的高峰多在1-2月。去年(2018年初)的流感爆发仍让人心有余悸,是由于甲流和乙流同时流行,而今年(2019年初)的流感仍以甲流为主,根据疾控中心监测的数据显示,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和甲型H3N2流感病毒共同流行,今年的流感依旧来势汹汹。
少女们对奶茶爱得痴狂,睁眼,狠嘬一口奶茶,糟了是心动的ganjio;闭眼,狠嘬一口奶茶,糟了是心动的ganjio
艾滋病的病因、传播途径、治疗方式和预防措施。
咖啡因过量的后果。
关于乙肝疫苗的专业问答。
如何安全泡发木耳。
如何安全愉快地游泳?
厨房油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这样做能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研究发现,牙膏中的三氯生可能促进炎症和肿瘤生长。
尼帕病毒是什么?该如何应对?
当心牙龈出血。
与狗狗和平共处的法则。
三月流感卷土重来?我们该如何应对?
洗发水里的硅油会导致脱发吗?
红酒真的有这么神奇的效果吗?
中国疾控中心关于近期流感疫情相关问题的解答!
美国为什么出台高血压新指南?
孩子不自主挤眉弄眼、耸肩等症状,可能是幼儿抽动症。
居家照明但若选用不当,可能在不经意间制造了新污染。
对于关注健康的你来说,大闸蟹来袭,你,吃不吃?
美国疾控中心:目前仅4种癌症可以有效筛查。
上班心情烦躁,在家没事就吵……你可能中了“情绪中暑”的招
很多人向往纯天然食物,然而,天然的就是好的吗?
人们每天平均大约有80%以上的时间在室内度过
冰冰凉,透心凉—盛夏如何正确的吃冷饮?
酸奶到底有什么营养价值呢?怎样喝才健康?
您习惯看食品标签吗?
卵巢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妇科肿瘤。
听到H7N9大家也不要惊慌失措,跟着小编了解一下H7N9禽流感吧!
随着272个中国城市的细颗粒物空气污染的增加,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的死亡率也在增加。
婴儿在出生前后若是暴露于尼古丁中,则会给他们带来听力损伤的风险。
老年人首次被列入艾滋病防控重点人群。
疟疾药物首次在英国患者中治疗失败,超级细菌恐威胁全球疟疾控制
近日,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和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雾霾防护常识十三问》。
《雾霾防护常识十三问》
治雾霾不妨试试“兰州办法”。
《中国糖尿病防控专家共识》发布
WHO:每天依然有数百名儿童因麻疹死亡
CDC报告指出,2015年美国性传播疾病达到历史新高!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
世界狂犬病日 聊聊常被我们误解的“十日观察法”
改善你的跑步姿势有助你跑得更快、更高效
每年有数百万人感染霍乱,其中约14.2万患者不治身亡。
隐形眼镜=隐形杀手?
随着社会工业化和技术革命继续,电磁场源的数量和多样性空前增加。
关于雾霾防护,你想问的都有了,留着备用
《2016企业健康福利调查》:员工睡眠问题排首位
艾滋病感染年轻化 学生中男同传播超八成
我国近3亿人确诊慢性病,六成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
疾控专家:重症中暑可导死 体温高但不出汗应及时送医
关于疟疾的10个事实
高温天气里,老年人、婴幼儿、儿童、精神疾病患者及慢性病患者最易中暑。
近期,误食野外采摘的毒蘑菇引起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民间传说的“断肠草”是一种有毒植物,又名大茶药、钩吻等,主要生长在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等地的山区……
女性对长效避孕方式的选择倾向正在发生转变
北京发布2015年健康白皮书 恶性肿瘤最致命肺癌排第一
电子烟对孕妇婴幼儿是健康安全的吗?
许多国家正稳步实现与5岁以下儿童发育迟缓、消瘦和超重以及纯母乳喂养有关的目标。
当今,传统膳食习惯已不能满足人们更高的健康需求了。
高发季节,写给公众看的手足口病普及知识。
你被癌细胞盯上的概率有多大?
说到PM2.5,大家都知道数值越高,空气危害越大!但有多少人知道,厨房里的PM2.5或许比马路上更高?!
一支香烟的自述:“我在你体内犯的七宗罪”
一天吃一个鸡蛋的后果是怎样,你知道吗?
“碘盐”是厨房中最普通、使用频率最高的调味品之一。
世卫组织:自2000年以来期望寿命已延长5岁,但健康不平等状况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