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结果 >> 呼吸道疾病
共搜索出102条结果, 默认按照时间降序排列
呼吸易感性增加的蛋白质组学特征可识别有呼吸死亡、COPD事件和呼吸恶化风险的人群
在阴雨天和潮湿的环境中,菌类容易滋生并扩散至空气中。若不及时改善,可能会危害健康,导致呼吸道疾病和过敏。 在千千万万的菌株中,有一种致命菌——黄曲霉菌,它的代谢产物黄曲霉素是一种很强的致癌物,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一等致癌物,毒性是砒霜的68倍,误食和吸入都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然而,这个“超级致癌物”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今天就来讲讲如何应对这个藏在我们身边的“隐形刺客”——黄曲霉菌。
去年秋季开始,全国多地医院出现较多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支原体肺炎”也频上热搜。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多发于秋冬季。但2023年该肺炎提前来袭,且患者数量较往年明显增加。有儿科医生指出,“2023年可能是肺炎支原体流行大年”。
这个冬春季节,你被病毒骚扰了吗?你的呼吸道还好吗?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信息,近期高发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肺炎支原体、甲流、乙流、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腺病毒等多种病原体。
全国医疗机构呼吸道疾病接诊呈下降趋势
中国目前的呼吸道疾病激增数比新冠之前更低,最近也没有发现新的病原体
目前未发现新病毒或细菌导致的新发传染病,当前流行的疾病均由已知病原体引起
呼吸道疾病防治九问九答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时期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很常见的病毒类型,是今冬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谁能想到,新冠还未完全离场,甲流便紧随其后,开始一路“狂飙”
“医生,我看最近某音上的小视频说,炒菜油烟要引起肺癌啊?得不得是豁人的哦!”
相比于感染一次新冠病毒的人,再次感染者的死亡风险增加一倍多?
时下已到了十月,全球新冠疫情此起彼伏,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气温降低有利于新冠、流感等病毒的存活和传播,今年秋冬季存在新冠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
很多家长在孩子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疾病去医院看病后,医生会开一种叫“阿奇霉素”的药,它的服用方法有点特别,医生会叮嘱:吃3天就可以了,然后停4天。
处暑节气一般在公历8月22日或23日。处暑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
如今许多的慢性病多与人们的生活行为相关,甚至被称为“生活方式病”。
烟草导致其多达半数使用者死亡
患者的经历强烈表明,COVID-19疫苗与不明原因神经面瘫之间存在联系
电磁导航支气管镜(Electromagnetic Navigation Bronchoscopy,ENB)是瑞金医院胸外科引进的一项新技术。
一般沙尘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沙尘源、大风和不稳定的大气层结状态
食用的食品和接触的食品包装极不可能传播SARS-CoV-2
口罩的湿度可能会减轻COVID-19的严重程度
冬季天气寒冷干燥,感冒、皮肤干燥、鼻炎等常见病发生率大幅度上升
冬季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的患者增多,原本有呼吸系统宿疾的患者也出现症状加重或复发的情况。
患者肠道菌类型和数量的不平衡或与COVID-19长病程有关
预防普通型COVID-19的有效性为94.1%
提早认识避免憾事发生
在当前全球十大死因中,有7个是非传染性疾病
孩子不应该受到指责,今年秋天学校可以以安全的方式重新开学了
有更多证据表明,在2月份首次确诊本地病例前一个月,新型冠状病毒就已经在美国传播。
COVID-19患者的肺部血管普遍受到显著损害
采用简单易行的措施可以帮助那些与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一起生活的人减少感染传播的机会和减轻感染的严重程度。
研究证实社交孤立和孤独与较差的健康状况相关
应对COVID-19采取的措施可能会对其他死因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其他呼吸道疾病。
众所周知,在中国,COVID-19 疫情已经让符合防疫标准的口罩成为了战略物资。面对可以通过飞沫及气溶胶传播的病原体,在人口密度很大的中国城市里,佩戴口罩确实可以减少相当程度的传播。那美国的情况又怎么样呢?
10条饮食健康专家建议
N95口罩对人体有影响吗?慢性呼吸道疾病包括慢阻肺病人佩戴N95口罩是否一定安全呢?且听协和医生怎么说吧——
中年时体重增加与老年时肺活量的快速下降有关
基本的是最重要的
无需恐慌,但必须重视!
做好这几点可有效减少感染的风险
患者投保过的哪些保险可以理赔?患病后哪些情况保险可以赔付?
进一步了解新型冠状病毒,做好预防措施
进一步了解新型冠状病毒,做好预防措施
女性一生中不同的时期所遭受的健康威胁呈现着巨大差异
“生命在于运动”,冲着“更加健康”的目标,老爷爷老奶奶大叔大婶们不甘落后,冲在户外健身的天地间,锻炼得风生水起。
随着经济发展、医学进步,人类的寿命显著延长。而随着寿命的延长、人类的疾病谱也随之变化,如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是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是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名的“慢性病”。
从小事着手,养成好习惯
寿命长短到底和哪些因素有关
科学家首次发现二次有机气溶胶(SOA) 对严重灰霾污染PM2.5的定量贡献
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包括水溶性无机离子(硝酸盐、硫酸盐和铵盐离子等)、金属和类金属(铅、镉、砷等)、碳类物质(有机碳和无机碳)等。霾呈黄色或橙灰色,厚度1至3公里,与周围环境的边界不明显,一种大气污染现象。 雾:是悬浮在贴近地面的、大气中的微小细水滴(或冰晶),边界清晰,呈白色或灰色,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
直面它,疫苗接种,才是抵御他的最重要手段; 消灭它,早期识别,早期治疗,避免重症是永恒的主题。 他,就是冬季热搜榜的常客——流感。
经常有高血压病人说,夏天服用降压药后,血压比较容易控制,甚至有时候血压偏低。但是一到冬天,即使原来的药物剂量加倍,血压也难以控制,且血压波动极大。
每年流行的流感分型都不太一样,往年甲流高峰多在11-12月,乙流的高峰多在1-2月。去年(2018年初)的流感爆发仍让人心有余悸,是由于甲流和乙流同时流行,而今年(2019年初)的流感仍以甲流为主,根据疾控中心监测的数据显示,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和甲型H3N2流感病毒共同流行,今年的流感依旧来势汹汹。
昨天魔都人的,朋友圈一派喜气洋洋,纷纷扬扬的一场大雪,乐疯了一众大小朋友们,纷纷外出享受这难得的冰天雪地
又到了感冒高发的冬季,呼吸内科门诊满满当当,儿科门诊更是门庭如市。
感冒是小事,没什么大不了?不用去看病,过几天就好了!”
大雪节气,大风大雨大雪如约而至。“断崖式降温”天的呼吸科门诊,感冒患者比例也不断增多,有不少“感冒专业户”经常问医生:我平均每月感冒一次,应该怎么办呢?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是指人的呼吸道、气道、肺组织吸入外界各种有害气体、颗粒物以后,气道和肺组织发生病变,出现气道阻塞,气流流通受限,使人产生反复咳嗽或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情况。
“虽然80%的口臭是因为口腔问题,像蛀牙、舌苔造成;但仍有15-20%是因身体状况不佳导致,像糖尿病患常出现烂苹果味或酮味的口气;长期便秘者也易有口臭发生。”专家表示。因此,要先搞清楚口臭的原因,才知道采用哪种方法除口臭最有效!口臭不仅仅只是口腔疾病,肠胃、肝硬化、新陈代谢、荷尔蒙分泌等问题也会导致口臭,怎么做能彻底根治?我们一起听听专家的观点吧!
“爱运动”≠“会运动” 比如爬山、爬楼梯就被专家形容为“最笨的运动” 一些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格外谨慎
如何预防烦人的口臭
研究发现,酒精不利于健康,即使适量摄入。
研究发现,空气污染不会抵消运动的长期好处。
肺部CT对于筛查肺癌很重要。
最近一项研究指出,皮肤也会吸收大量多环芳香烃(致癌物)。
研究发现,大量吃深色果蔬的人肺部更健康。
最新研究发现,猫头鹰型更容易发生健康问题。
上海中医药大学发现“针灸治疗哮喘”深层原理,有望制成抗哮喘新药
电子烟风靡全球,但是对电子烟的批判层出不穷。
鸡汤真的有药用价值,能治愈感冒?
加湿器使用不当易患上呼吸道疾病。
新装修的套房多久孕妇可以入住?
蒸桑拿对健康有利 但需要注意这些安全问题
厨房潜藏着对我们健康不利的“危险杀手”
环境(室外)空气质量和健康
慢性扁桃体炎是怎么得的?有哪些症状?又有哪些危害呢?
提防5种居室空气污染物
关于姑息治疗的健康事实
空气污染会增加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并改变抗生素治疗的有效性。
空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中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这是一份“扩充”后的空气污染可导致的健康影响清单。
世卫组织称污染的环境每年造成170万名儿童死亡
随着272个中国城市的细颗粒物空气污染的增加,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的死亡率也在增加。
三分之一的哮喘患者可能被误诊
三分之一的哮喘患者可能被误诊
英国科学家首次在人脑中发现空气污染中的微小磁性粒子,它们可以进入人脑中枢神经系统,或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症的原因之一。
儿童:降低死亡率
冬季室内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有可能比夏季更严重。
保持高压态势,像反腐一样治霾
空气污染成世界第四大死因,中国受害最深
一群科学家在努力,万能的感冒疫苗或许终能成真。
雾天、霾天别晨练了,秋冬的毒雾是杀人刀。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
臭氧超标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我国近3亿人确诊慢性病,六成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
关于儿童环境卫生的10个事实
关于气候变化和健康的10个事实
WHO:许多世界最贫困城市的空气污染水平上升
科学家首次发现二次有机气溶胶(SOA) 对严重灰霾污染PM2.5的定量贡献
关于非传染性疾病的10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