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结果 >> 个性化

共搜索出121条结果, 默认按照时间降序排列

  1. 中国首部肥胖症诊疗权威指南发布

    首部肥胖症诊疗的权威指南梳理并规范了肥胖症多学科诊疗方案和路径,开启了我国肥胖症诊疗的新时代

  2. 《自然 医学》:能自我调节的大脑起搏器可能有助于减轻帕金森病的症状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的小型试验显示了个性化医疗的前景资助的小型试验显示了个性化医疗的前景

  3. 靠运动也可以降糖控糖?这款运动良药您试试

    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规律运动8周可以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0.66%。规律运动12-14年的糖尿病患者,病死率显著下降。具体应该如何进行运动呢?

  4. 头痛失眠、头晕乏力…这种治疗脑供血不足的方法你一定要知道!

    你是否 头痛失眠、头晕乏力、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这些可能是 大脑供血不足的表现哦!

  5. 注意了!一活动就胸闷气急,警惕身体这个大BOSS出问题

    曹爷爷今年71周岁,被诊断出“心脏扩大,左心室功能不全”已有近十年。年里,曹爷爷计划要参加一次长途喜宴,出发前便去了浙大二院心脑血管病院区(博奥院区)检查,但也就此查出心脏瓣膜病。

  6. 这种会让牙齿掉光的病能用整牙治?90%成人都要当心!

    整牙还能帮助治疗重度牙周炎? 牙周炎是发生在牙齿周围组织中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是导致我国成年人牙齿缺失的首要原因!我国成人牙周炎患病率在80%-90%左右。牙周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牙龈出血、牙槽骨吸收、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等,伴随着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的减少,会出现牙龈退缩、牙根暴露、牙齿松动移位等,最终造成牙齿脱落。

  7. 经常乏力、胃口差?小心,癌细胞在悄悄“拖垮”你......

    在肿瘤治疗中 “营养”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Ta贯穿整个治疗过程 与手术、化疗、放疗等一样 也是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

  8. 一走路就腿痛?警惕这里被“油堵死”!已有年轻人中招

    大多数人都听说过脑梗、心梗,这是两类十分凶险的疾病,但梗阻发生在下肢部位,就会引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俗称“腿梗”。“腿梗”听起来比较陌生,其实它是一种常见疾病,可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9. 屁多屁少都有事?关于这些“屁事”真的要看

    对于“放屁” 大家都习以为常 但是在人多的地方 还是难免尴尬 最怕突然来个“响屁” 真是要换个星球生活了
然而 小小“屁”事有时能揭示 大问题......

  10. 小肚子越来越大?小心,可能是“下交叉综合征”

    久坐是如今打工人的“标配”,不少人在工作数年以后发现自己骨盆前倾,腰背疼痛,小肚子越来越突出;除此之外,还有人仰卧位睡姿很困难,总是觉得侧卧比较舒服;站立时身体前倾,会出现腰疼;习惯性捶腰;走路时容易绊倒;左右鞋底磨损程度不同;腹部隆起,臀部变翘等等其他症状,这可能是因为患上了“下交叉综合征”。

  11. 网红矫姿带揭秘:体态管理神器还是智商税陷阱?

    近期各大电商平台关于矫姿带的广告铺天盖地,那些小朋友们不愿意戴的矫姿神器,大朋友们竟都在疯狂下单。一根朴素却火爆全网的矫姿带,真能拯救成年人的弯腰驼背,铸就“气质人生”吗?

  12. 《自然》:耐力运动能够影响身体的所有组织,甚至那些通常与运动无关的组织

    研究人员发现了耐力运动后存在体内数千种共有的和组织特异性的分子改变,并在多个组织中发现了性别差异

  13. “我就是忍不住!”26岁美女因这件事被全公司“排挤”,问题竟出在……

    你有被亲妈吐槽过吗? 做事情丢三落四 是不是也经常被领导批评 做事拖拉 做事情没办法集中注意力 虽然这些“问题”看过去无伤大雅 但如果严重影响到你的生活工作 也许你是患上了“成人多动症” 多动症不是只有小孩子才有的吗 别急 听我们慢慢道来

  14. 用了50多支差点瞎掉!眼科专家提醒这种药膏不要乱用

    眼睛痒,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 而绝大多数人的首选方法 便是自己滴眼药水或涂点眼膏 但就是这个再正常不过的做法 也存在健康风险 46岁的刘先生(化名)不久前查出青光眼 而罪魁祸首竟是他用来治眼痒 涂掉的那50多支药膏

  15. 癌细胞太狡猾?这种疗法锁定“叛军”,精准杀灭→

    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抗肿瘤手段,也是当今热议的癌症治疗方式,被誉为癌症治疗的“第三次革命”。 肿瘤免疫治疗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来治疗癌症。该方法与传统的放疗、化疗和外科治疗不同点在于,不以肿瘤细胞为直接攻击对象,而是以改变免疫细胞本身或免疫细胞存在的环境为目标,促进免疫细胞功能,增加免疫细胞数量,引导免疫细胞杀伤肿瘤等。

  16. 解码坐骨神经痛的密码!冷热敷?电疗?总有一款适合你

    坐骨神经痛是一种源自坐骨神经受损或压迫的疼痛症状。 坐骨神经是人体中最长的神经之一,贯穿臀部,沿着大腿背部延伸至小腿和脚。当坐骨神经受到损伤,通常由于腰椎间盘突出、脊柱狭窄、肌肉紧张或损伤引起,会导致剧烈的疼痛、刺痛和麻木感。

  17. 适用大部分肿瘤!TOMO“杀灭”肿瘤,剂量大、副反应小、疗效好

    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三大核心手段之一,70%的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需要放射治疗进行参与。放疗不仅可以治疗、控制肿瘤,还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18. 最新研究发现,治愈音乐共同具有这三个潜在的独特声学特征

    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改进个性化音乐疗法,并评估现有疗法的有效性

  19. 中老年人运动的正确打开方式

    在科学技术、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运动不足是普遍现象,与前辈相比,现代人体能明显下降,所以我们大力提倡运动。

  20. 看东西不立体,一眼大一眼小,还容易头晕眼花,这是怎么了?

    平时如果不戴眼镜,看东西不立体,走路时还容易磕磕碰碰,仿佛用二次元视角活在三次元的空间里。而戴上眼镜后,看到的物体“一眼大一眼小”,如果盯着看时间久了,还经常感到头晕恶心、天旋地转。

  21. Omega-3脂肪酸有益维持肺部健康

    最新的研究支持鱼类营养补充剂的新作用

  22. 人与血管同寿,45岁后尤其要关注血管健康

    人身上大大小小的血管连起来约有10万公里,血管将血液、氧及营养输送到人体的各个部位。血管健不健康直接与心肌梗死、脑卒中、颈动脉狭窄、动脉瘤、血栓栓塞等疾病有很大的关联。

  23. 阿尔兹海默病的照护者,您还好吗?

    有人说,当我们去照顾一个婴儿的时候,充满了希望,而当我们要长期照顾一个阿尔兹海默病人,是否会陷入绝望?

  24. 预防结石复发,结石成分分析是关键!

    入春后,由于气温仍然较低,人体排汗减少,饮水、运动也相应减少,从而导致尿液浓缩,尿中晶体沉积,易引起泌尿系统结石疼痛发作。再者,春节假期后人们的生活规律被打乱,容易出现暴饮暴食、久坐、熬夜等问题,这些都是结石突发的诱因。

  25. 130/80 mmHg!我国高血压诊断界值下调!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发布

    新版指南就高血压领域有关诊断、评估和治疗的多个临床问题,给出了较为详细的循证推荐

  26. 到底是湿疹还是皮炎?

    诊间经常听到类似对话,关于到底是湿疹还是皮炎,患者往往搞不清楚,其实关于湿疹皮炎类疾病的诊断很多医生心中也有类似的疑惑。

  27. 束蓉:被误解的牙周病治疗

    有些人认为,“牙周病治疗,不就是洗牙吗?”对于抛光、喷砂的治疗步骤,认为没有必要,是“过度医疗”。

  28. 全球或至少2700万COVID-19患者可能有长期的嗅觉和味觉问题

    约5%的成年人在感染COVID-19后,他们的嗅觉或味觉可能会发生长期持久的变化

  29. 冻龄的“钥匙”在每个人自己手里!

    总有那么一些人,显得比同龄人更年轻、更有活力。保持容颜不老的秘密是什么,是花钱越多就越年轻吗?

  30. 关于耳鸣,你必须知道的几个真相

    耳鸣在耳鼻喉科是常见病、多发病,而且属于比较难治的疾病。长期耳鸣会影响人们日常的人际交往、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容易导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严重者可能发展为精神心理疾病。

  31. 手术悬疑片:小男孩颅内七八个脑脓肿,疑点重重,拆弹专家抽丝剥茧......

    4岁小男孩颅内藏着七八个脑脓肿,最大的大如鸡蛋,随时有破裂的风险。

  32. 抓住产后盆底修复黄金时间

    很多新手妈妈抱着可爱的宝宝出院后,会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宝宝身上。但是,不要忘记自己,关爱自己永远是第一位的

  33. 科学预防近视,牢记眼科专家的这11点建议

    近视引起的视网膜病变与眼轴的长短呈正相关的关系

  34. 大眼睛的烦恼

    大眼睛的烦恼——甲状腺眼病

  35. 近视知多少?

    隔壁家的小朋友已经在体检中查出近视了,好担心家里小朋友得了近视…… 问

  36. 术后疼痛是正常的吗?

    在每天的术后麻醉访视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医生,我是不是麻药过了?怎么还这么痛?

  37. 中医体质与癌症密切相关,你是哪一种?

    中医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的相对稳定的特性”。

  38. 不同癌症发生骨转移几率从10%~75%!最好的治疗方案是

    骨骼就像支撑高楼大厦的钢筋,撑起了我们的身体

  39. 咳嗽漏尿、产后难言之隐,让盆底康复治疗来帮你!

    据有关资料显示,有1/3的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盆底松弛,在大笑、咳嗽、打喷嚏、快跑的时候,稍不注意就会漏尿

  40. 牙齿没长好,矫正来帮忙

    什么样的牙齿适合矫正?什么年龄段是牙齿矫正的黄金时期?

  41. 创新性早期心脏康复计划能显著促进身体和情感健康

    临床试验显示,该计划方案能显著改善患者虚弱、抑郁和整体生活质量

  42. 痛经、同房痛、不孕……可能指向同一种妇科病→

    子宫内膜异位症,顾名思义,就是本来应该长在子宫腔的子宫内膜,长到了不该长的地方

  43.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您了解吗?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和大家对身体健康的重视,很多人都知道“三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但很多人不知道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也是心脑血管疾病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

  44.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评选出2021年十佳饮食计划 第一名总被中国人忽视 !

    帮助减肥和实现个性化的健康目标

  45. 国家健委发布: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服务指南(附医疗项目推荐表)

    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服务指南

  46. 断骨增高可取吗?

    近日,媒体报道了一则新闻:22岁男子“断骨增高”致双腿严重感染而无法正常行走。这是怎么回事?

  47. 这种减重方式真的很轻松,3个月就能瘦十几斤!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三十而已》里,许幻山体检查出了中度脂肪肝,于是太太顾佳决定陪他一起禁食晚餐,但美食“撩人”,真的太难坚持了!小萱觉得这是太多人的心声,那有什么办法可以“轻松减肥”呢?

  48. NIH将利用AI进行COVID-19的诊断、治疗和监测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成立医学成像和数据资源中心(MIDRC)

  49.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发布未来10年加速营养研究战略规划

    旨在推动美国未来10年的营养科学发现

  50. 只有晚期肿瘤患者才放疗,这是最大的认识误区

    放疗技术每一步发展,都与最新科技进步密切相关

  51. 疫情期间孩子在家,如何科学预防近视?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小学生“停课不停学”,学校利用网络平台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如何科学预防近视,成为了家长们十分关心的问题。北医三院眼科布娟主任医师为您讲解,如何科学预防近视。

  52. 2019中国抑郁症领域蓝皮书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披露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3.5亿人罹患抑郁症,近十年来患者增速约18%,截至2017年,中国有超过5400万人患有抑郁症。

  53. 不明原因或反复发作的胰腺炎,警惕胰腺癌!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54. 七成乳腺癌患者可从这种疗法获益!

    “很多患者查出乳腺癌,第一反应就是千方百计把它开掉。但是,这并不一定就是最佳选择。

  55. 阿尔兹海默病(老年痴呆)的照护者,您还好吗?

    据统计,全中国目前,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已达1000万人,未来,这个数字必将有增无减

  56. 脑梗、脑出血,到底内科治疗好,还是外科治疗好?

    头晕,头痛,记忆力变差,手脚没力气,正在被这些问题所困扰,脑出血,脑梗塞,怎样摆脱这些可怕的疾病

  57. 运动处方带您走进运动康复空间站

    运动处方的制定是一套完整的体系

  58. 患了心血管疾病不要怕“运动”,教你如何安全、有效运动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安全,有效运动?

  59. 秋风起天气转冷,如何科学进补膏方?

    又到一年膏方进补季,哪些人群适合膏方进补,如何进补才科学靠谱

  60. 连走路都走不好了,可能是得了啥病?

    走路如同吃饭、喝水一样,是最普通不过的事。很多老年人发现,随着年龄增大,自己连走路都开始走不好。这仅仅是人体老化的表现吗?走路不好可能预示哪些疾病?又如何应对?

  61. 戴牙套苦两年,不戴牙套苦终生?正畸要趁早!

    又到毕业季,拥有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绝对能让你在毕业照里抢占C位,笑到“面瘫”。然而,不是所有人的牙齿都长得尽如人意,好在,我们还可以正畸。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牙科医生说,矫正牙齿也要趁早。

  62. 碘摄入过多会诱发甲状腺癌吗?

    经常会有甲状腺癌患者发出疑问,“医生,我是不是海鲜/海带/紫菜吃太多才得甲状腺癌?

  63. 致死率60%的超级真菌被美国列为“紧急威胁”,中国已有18例确认

    新近进化出来的、快速适应人体宿主环境能力的新物种

  64. 【北医三院】不孕不育与试管婴儿

    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出生至今已经40年了,我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于1988年在北医三院出生。随着不孕夫妇越来越多,试管婴儿也逐渐被大家所熟悉,那是不是所有的不孕症都需要做试管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试管婴儿,它主要适合哪些情况。

  65. 【北医三院】定期洗牙,你做对了吗?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改善,“定期洗牙”的概念也越来越为人所熟知。归纳起来,大众对于“定期洗牙”的认知主要有两种观点:

  66. 2019中国公务员健康大数据

    2019年3月,爱康集团联合今日头条共同发布《2019中国公务员健康绿皮书》

  67. 【复旦肿瘤医院】PET-CT是精准治疗的"前沿哨"

    PET-CT能发现所有肿瘤的“蛛丝马迹”吗?

  68. 【复旦华山医院】关于华法林,这些干货请务必记住哦

    这药怎么吃

  69. 【复旦华山医院】教你识别那些“需要赶紧去医院”的头痛!

    很多人都经历过头痛吧?有些头痛,可能暗示着严重疾病,而大部分的头痛,比如偏头痛、紧张型头痛,则属于良性头痛。

  70. 两篇NEJM论文:如何定义益生菌与活菌药物?

    先有两篇Cell论文报道无效[1, 2],最近又有两篇NEJM论文报道治疗某些疾病未达预期效果[3, 4]。一些媒体就将这些论文误读为益生菌无效、甚至有害的结论。

  71. 美国医学团队:每天一~两杯酒 当心早逝风险增加

    研究发现,每天喝一点酒可能会增加早逝风险。

  72. 美国心脏协会发布新胆固醇指南 强调个性化疗法

    最新胆固醇指南发布。

  73. 《自然》系列:这项发自内心的技术能助减肥一臂之力

    研究发现一种简单的心灵影像技术能有效帮助减肥。

  74. 这些运动适合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运动方法。

  75. 拥抱、亲吻竟有这么多神奇功效

    拥抱、亲吻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76. 《 2018 年欧洲肝病学会:肝细胞癌管理指南》解读

    肝细胞癌如何诊断、分期和治疗?

  77. 胸部x光片检查等九种预防性体检其实没有必要 有的甚至弊大于利

    预防性健康体检不是样样都好。

  78. 美国冷泉港实验室发现一种肺癌新亚型 有望开发癌症个性化疗法

    最近一项研究发现一种新的肺癌亚型。

  79. 2018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解读

    2018年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解读

  80. PNAS: 医疗大数据不靠谱 研究还需针对个人

    研究发现,大数据所知道的可能是错的。

  81. 跑步好处多但也容易受伤害 教你如何预防和正确处置

    跑步容易出现这些伤害。

  82. 睡眠有这三个迹象 说明你压力太大

    如何缓解压力,睡个好觉。

  83. Science系列:个性化癌症疫苗临床试验有效

    最新研究发明出了抗癌疫苗,初期临床试验有效。

  84. 哮喘患者自我管理要诀:哮喘日记+吸入药物

    哮喘患者自我监测管理包括哮喘日记的建立以及吸入药物的正确使用。

  85. BMJ大数据:为倒班人士总结的睡眠优化法则

    倒班人士该如何优化睡眠。

  86. JAMA系列:不同种族女性患乳腺癌风险大约是这样的

    最近一项研究指出,对于非白人女性来说,她们的患乳腺癌风险更高。

  87. 《内科学年鉴》:美国医师协会发布糖尿病新指南 放宽血糖目标

    美国医师协会发布糖尿病新指南 放宽血糖目标

  88. 老夫老妻,你们也可以很性福!这几项是性满足的关键

    性,是恋爱关系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89. 意大利长寿村的人都有哪些特质?除了乐观,还有很多值得学习

    意大利科学家寻找让人生活更长久、更快乐的心理特质。

  90. 内科学年鉴:个性化制定血糖目标能为糖尿病患者省下近十万

    最近发表于内科学年鉴的研究证明了个性化定制的好处。

  91. 《自然-通讯》:新的抗癌基因被发现 癌症个性化治疗有望

    最近科学家鉴别出了27个能够阻止癌症的发展。

  92. “马兜铃酸致癌”引发对中药毒副作用的思考

    我们需要科学的对待中药的药性和毒性。

  93. 每段高级的感情,都有一个“黄金距离”

    每段高级的感情,都有一个“黄金距离”

  94. 专家的忠告:规范用药 能让九成高血压病患者受益

    规范用药,能让九成高血压病患者受益

  95. Current Biology (IF 8.851): 哈欠为何会传染?

    最近,研究人员探索了是什么引起传染性哈欠。

  96. Scientific Reports: 精准医疗新突破!药敏筛选24小时内出结果

    最新科学技术技术使肿瘤细胞药敏筛选在24小时内可得出结果。

  97. 先别羡慕“小细腿儿”,这可能是不健康的表现

    相比于体重正常且代谢健康的人,体重正常但是代谢不健康的人(正常体重的成年人中约占20%)死亡风险和心血管疾病风险高出三倍

  98. 60后、70后、80后…你的体检项目该怎么选?

    又到一年体检时,上百个指标,几十种检查……到底该怎么选体检项目呢?多久体检一次呢?

  99. 药物传递新工具,让药物更安全有效

    喜大普奔,身体药物水平可以调控啦!

  100. 看3D打印技术如何在心脏病手术中大显身手

    看3D打印技术如何在心脏病手术中大显身手

  101. 智能“医用绷带”来了!请接好

    智能“医用绷带”来了!请接好

  102. 音乐可以成为缓解疼痛良方

    音乐可成缓解疼痛良方

  103. 哪些女性需要筛查卵巢病变?

    卵巢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妇科肿瘤。

  104. 锻炼为啥能防癌?

    锻炼为啥能防癌?新研究:降低乳酸水平!

  105. 一套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

    运动对于高血压与冠心病到底有啥功效?且听专家怎么说。

  106. 运动处方适合你吗?

    从严格意义来说,运动处方是由医师开具的,也就是说处方的开出是建立在医生对患者身体情况的了解基础之上,是非常科学的和有针对性的。

  107. 最全糖尿病防控,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108. IBM、MIT和哈佛发人工智能医疗新计划

    IBM、MIT和哈佛发起计划:人工智能成医学界新星

  109. 治疗肺部疾病的新办法:会吸烟的机器人!

    哈佛大学这款会吸烟的机器人能够治疗肺部疾病

  110. 《科学美国人》:关于人类未来的20个大问题

    关于人类未来的20个大问题 所有器官都可以人造吗?

  111. 两亿多人的生活方式在升级改变,有你吗?

    随着收入增长,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开始与生活品质、情感因素、个性化和设计感相关。

  112. 《自然》特刊:精准医疗

    Nature:关于精准医疗特刊

  113. 《柳叶刀》:1/3的肺癌细胞会转移到脑部,全脑放疗无益处

    《柳叶刀》:1/3的肺癌细胞会转移到脑部,全脑放疗无益处

  114. “新国标”规范瓶装水标签 水企改头换面存“猫腻”

    “新国标”规范瓶装水标签 水企改头换面存“猫腻”

  115. “基因检测”式精准医疗靠谱么?

    “基因检测”式精准医疗靠谱么?

  116. 解放军总医院曾强教授:定期体检是防病第一关

    解放军总医院曾强教授:定期体检是防病第一关

  117. 尊重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

    尊重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

  118. 基因检测最近火上天!但是它却无法告诉你这7件事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在生物学方面有了极大的突破,并将其科技技术运用于生活当中并逐渐提升对自我的关注。甚至连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体检,都能够细致到基因的角度,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基因测序这种方式来了解自己的身体是怎样的状况……

  119. 最新糖尿病护理指南强调个性化治疗方案

    最新糖尿病护理指南强调个性化治疗方案

  120. 家庭医生,你签约了吗?

    家庭医生,你签约了吗?

  121. 癌症“个性化用药”有望成为现实!

    癌症“个性化用药”有望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