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结果 >> 临床试验
共搜索出244条结果, 默认按照时间降序排列
16+8限时进食不仅有利于减肥,还有助于延长寿命,促进了更年轻的免疫系统和肠道菌群
在患有III期或IV期晚期经典霍奇金淋巴瘤的青少年和成人中,N+AVD比BV+AVD的无进展生存期更长,副作用也更好
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比未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的长期COVID或死亡发生率低13%至21%
呼吸易感性增加的蛋白质组学特征可识别有呼吸死亡、COPD事件和呼吸恶化风险的人群
与早期的带状疱疹疫苗相比,新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Shingrix”与降低痴呆风险有关
我叫小妍(化名),今年33岁,普通职员一名。今天我要说说我的乳房肿块的故事。 2020年1月,我无意中摸到右边乳房有个肿块,不痛不痒,最开始我不以为意,直到发现肿块在不断增大,才意识到可能不对劲,当地医院B超检查:提示恶性可能!我一下如中雷击。
减肥话题一直备受瞩目,其中,限时进食法(time-restricted eating,TRE)因其独特的饮食时间安排和操作简便的特性,受到了众多减肥者的青睐。此法通过延长空腹时间实现减肥,如流行的“16:8饮食法”,即每天禁食16小时,进食8小时,期间合理饮食。那么,此法的减肥效果究竟如何?长期实践是否会带来不良影响?
该研究将评估至少三种治疗长新冠症状的方法
你是否经常在吃完饭后感到一口酸水由下往上翻涌上来,胸口灼热、火辣辣的,喉咙发痒甚至咳嗽不止?如果是,那么有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引起了这些闹心的不适。
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抗肿瘤手段,也是当今热议的癌症治疗方式,被誉为癌症治疗的“第三次革命”。 肿瘤免疫治疗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来治疗癌症。该方法与传统的放疗、化疗和外科治疗不同点在于,不以肿瘤细胞为直接攻击对象,而是以改变免疫细胞本身或免疫细胞存在的环境为目标,促进免疫细胞功能,增加免疫细胞数量,引导免疫细胞杀伤肿瘤等。
近日,上海支原体肺炎患儿就诊数量有所回落,但在之前的肺炎支原体治疗过程中,许多家长都发现,自己的孩子在连续使用了一个疗程的阿奇霉素后都不见效果。一时间,“支原体阿奇霉素耐药”成为了全社会议论的焦点。
流感,这个我们每年都可能遇到的“不速之客”,其实是由一群淘气的流感病毒引起的。 这些病毒就像是潜伏在空气中的小坏蛋,随时准备攻击我们的呼吸道。当它们成功入侵时,咳嗽、发烧、头痛等症状就会接踵而至。 幸运的是,我们的医学界已经开发出了像是“超级英雄”一样的药物来对抗这些坏家伙。
Trulicity可能会显著降低女性戒烟后体重大幅增加的风险
非侵入性技术tDCS可能会激发大脑的可塑性,形成新的神经网络
视力,绝对是家长们在操心娃儿吃、睡、学习之外的第四大焦心事,最近陆续放暑假了,来医院看视力的娃儿们就更是打堆堆。
每年的11月份是“全球肺癌关注月”,而11月17日这一天,又是“国际肺癌日”。肺癌的防治尤为重要,让我们一起由浅入深,跟随胸外科尹俊教授一同认识肺癌、了解肺癌。
科学家使用的改良CAR-T疗法提供了更持久地减轻重症肌无力症状的潜力
再次感染新冠与更高的长新冠发生频率和更严重的程度有关
葡萄柚富含多种维生素,是甜橙和柚子杂交产生的品种,因成串生长,状似葡萄而得名,我们所熟知的西柚也是葡萄柚的一种。
新药lecanemab由日本药剂商卫材(Eisai Co.)与美国药剂商百健(Biogen Inc.)合作开发
猴痘成人和儿童中评估抗病毒药物tecovirrimat (也称为TPOXX) 的临床试验在刚果民主共和国
脑深部刺激能够治疗严重持续性强迫症和相关抑郁症
淋巴瘤也称为恶性淋巴瘤,系人体淋巴细胞在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恶性增殖所形成的恶性肿瘤,根据组织细胞学的特点,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血液中的抗原水平很可能是病毒持续复制的一个标志,可能有助于预测患者的疾病进展和住院后可能的结果
该临床试验是美国首次使用患者来源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的替代组织
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D补充剂并不能降低患COVID-19或其他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论证同意康希诺吸入用重组新冠疫苗作为加强针纳入紧急使用
美国卫生部将获更多资金收集数据部署人员
今天,我们来讲讲被称为“网红疫苗”的HPV疫苗,姐妹们如果没有被它的火爆刷过屏,都称不上是冲浪选手。前段时间话题 “WHO称HPV疫苗三针可只打一针”登上热搜,这也只是近年来“HPV疫苗”成为网络热词的一道缩影。
该临床研究在马里兰州贝塞斯达的NIH临床中心进行
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从较便宜的药物开始,根据需要改用较昂贵的药物,可获得良好的视力效果
痴呆症是一种综合征,体现为记忆、思考、行为和日常活动能力衰退
虽然没能明显缩短COVID-19恢复时间,但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减少患者死亡
该项目由美国国立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发起主持
同时,FDA对这款疫苗预防奥密克戎变种毒株和重症冠病的功效持肯定态度
该研究将为更好地识别长新冠患者提供依据
“预康复”锻炼或有助于所有即将开始癌症治疗的患者
世卫组织强烈建议对轻度covid-19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Paxlovid
按照目前中国的管理方法,康希诺已可申请疫苗的紧急使用
使用电子烟戒烟的成功率可能更低
这款疫苗名为CovovaxTM
能缩短病程,且对重病患者安全有效
全植物产品治疗癫痫的益处值得进一步探索
身患肿瘤是人生的噩梦,肿瘤骨转移,则是这噩梦中的至暗时刻。
该研究发现仍需要进行严格的临床试验
痛风治疗药物秋水仙碱并不能减轻COVID-19的严重程度或延缓死亡风险
该结论来自一项三期临床试验的结果
与强化化疗相比,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的急性或长期副作用更少
试验还将测试暂停免疫抑制药物以改善抗体反应
研究评估 BNT162b2 mRNA疫苗的安全性
高强度长时间地近距离作业可导致远视力的暂时性下降,是由于近距离视物时人眼的调节系统处于高强度状态
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提高,个人体检的普及,肺癌、胃癌、乳腺癌,这些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
新冠疫苗你有什么疑虑?那就快来看看吧
使用活疟原虫和药物的结合使机体产生免疫力并避免疟疾症状
已经发现疫苗对患有各种基础疾病的人群是安全有效的
接种疫苗后出现一些轻微的副作用表明你的身体正在形成免疫力
近日,我院乳腺外科易文君教授团队,为一位年仅33岁的乳腺癌病友成功实施了保乳+乳房整形手术,不仅切除了肿瘤确保其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更很好地达到乳房美容的目的。
旨在帮助找到COVID-19的有效疗法
总结分析了中国两款新冠灭活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等Ⅲ期临床试验结果
临床试验显示,该计划方案能显著改善患者虚弱、抑郁和整体生活质量
服药1-2年的患者与未服药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持续时间没有差异
可以帮助瘫痪的人交流
两种药物的新型组合能使SCLC患者的肿瘤显著缩小
针对B.1.351 SARS-CoV-2变种病毒的实验性疫苗已被用于1期临床试验
对严重或危重疾病和住院的有效保护率为100%
介绍新冠病毒疫苗安全性有效性有关情况
这种治疗是安全的,但对患者没有显著的益处
秋水仙碱值得添加到中重度感染的标准治疗中
多达90名年龄介于18岁至30岁的人将在安全可控的环境中接触冠状病毒
已经有超过200种候选COVID-19疫苗正在研发中
如果疫苗引发免疫反应,它将分三期在人体临床试验中进行测试
慢性炎症可能会导致更高的乳腺癌复发风险
服药前,你有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的习惯吗?是否,它们还未曾打开,就已经被扔进了垃圾桶?
该项试验受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资助
预防普通型COVID-19的有效性为94.1%
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将陆续开展
即使有了疫苗,也需要治疗来防止疾病恶化,并为应对其他可能的冠状病毒病做好准备
羟基氯喹并不能改善住院COVID-19患者的临床结果
阿尔兹海默症的治疗
服用者与不服用者之间没有找到可衡量的临床健康改善客观证据
据《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7~12岁小学生、13~15岁初中生、16~18岁高中生及19~22岁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45.71%、74.36%、83.28%和86.36%。近视占所有视力不良的80%以上。
没有证据表明大蒜、洋葱、茶、咖啡或鱼对肠癌有保护作用
白宫医生Conley SP向外界公布特朗普的治疗方案
定期喝咖啡可以带来很多健康益处
近日,2019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发布。
能够安全地降低皮肤湿疹的严重程度
有些女性会担心“我感染了HPV,会不会被认为是个坏女人”。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下属的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资助了该项试验
成功产生免疫应答反应,使用安全
感染过程中产生的炎症蛋白显著改变了血小板的功能
结合更多健康生活方式行为可以大大降低患阿尔茨海默病(AD)的风险
最终结果支持将瑞德西韦作为COVID-19住院患者的标准治疗
我们戴口罩没什么可失去的,反而可能会得到一些东西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大家宅在家里很长时间了,身心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生活作息紊乱,慢性疾病的治疗和管理也被打乱,一些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可能出现反复和加重。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不能随便外出,此时血压的自我管理就更为重要。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说说高血压患者在疫情期间怎样照顾好自己的血压。
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6日在日内瓦表示,尚无证据显示新冠病毒会在夏季自行消失,当前各国应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仍在防控关键期,又逢“惊蛰”节气,阴雨增多,春风送暖,易滋生细菌和病毒,正是流感高发季节。无论是还在居家防疫,或是已经复工的您以及家人们,切不可掉以轻心。
有种发烧可能是“肿瘤热”!
世卫组织针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指南的第一版
从2014年第六届全国肿瘤学术大会上的数据看,中国甲状腺肿瘤发病率近20年呈明显上升趋势,特别是近10年增长了约4.6倍。而在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也呈增长趋势。
肠癌这东西是不是很高发还会遗传啊,我弟前几年做了手术,现在又是我老爸,搞得我都怕怕的。
超标BMI和不良的心脏健康状态则会增加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
谣言止于智者
走进心内科病房的你,是不是好奇过走廊地上的数字?或许您会听到医生说“来,我们去走6分钟吧!”什么意思?去哪里?6分钟?
随着年龄增长,关节磨损加剧,关节润滑和减震功能退化,有的出现关节软骨破损或变性,有的出现骨质增生,常常出现炎症反应——骨关节炎,它多累及下肢负重关节及脊柱与双手小关节,严重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行走不易、睡眠不佳、服用非甾体止痛药不耐受出现消化性溃疡等不良反应。
对于很多人来说,到知名大医院(比如同济医院)看病从来都是个大事,一大早饥肠辘辘的赶来,一进医院门到处都是曲折蜿蜒的长队,而心心念念的某知名专家的号却早已挂完。
在咱老百姓心中,阿司匹林拥有着“不衰之柳”称号,感冒发烧,来一片,预防心脏病,来一片,预防大肠癌,来一片,功能强大,副作用极小,而且,它分子结构非常简单,真的是“物美价廉”,然而,近期两大国际权威杂志发文,阿司匹林“没益处”!,难道说神药不再?
大病上医院,小病跑药店,成了老百姓的生活习惯,但家庭用药陷阱重重,轻则没有疗效,重则伤肝伤肾夺取生命,怎样吃药才科学有效,听听本期童药师怎么说。
新春佳节,走亲访友,不能两手空空,选择保健品作为礼物是很普遍的。生活中,各类保健品层出不穷,老百姓对保健品、保健食品的概念一直模糊不清,加之各种欺诈宣传的存在,上当受骗的大有人在。
益生菌”是什么?活微生物。摄入充足数量。对宿主产生健康益处。只有满足这核心三要素才能被称为“益生菌”。
中国乳癌发病年龄轻,乳腺癌已是中国女性发病率第一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年轻女性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并区别于北美和欧洲的乳腺癌发病老龄化,中国乳腺癌发病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
《人间世》第二季第一集《烟花》的热播,让众人熟知了一种可怕的癌症——骨肉瘤。它像发疯的魔鬼,吞噬着一个个本应绚丽灿烂的年轻生命。
又到了感冒高发的冬季,呼吸内科门诊满满当当,儿科门诊更是门庭如市。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以及对疾病致病机理的深入研究,当今时代医学研究逐渐从循证医学、转化医学发展到精准医学和医疗大数据支撑下的智慧医疗。
先有两篇Cell论文报道无效[1, 2],最近又有两篇NEJM论文报道治疗某些疾病未达预期效果[3, 4]。一些媒体就将这些论文误读为益生菌无效、甚至有害的结论。
肺癌无法用手术治疗的原因。
研究发现,植物性饮食对糖尿病患者更有利。
研究发现深海鱼油药片对心脏高危人群有利。
长寿的秘密。
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对于健康老人无法保护心脏健康。
什么是间断性禁食。
最新研究发现减肥逆转糖尿病背后的原因。
研究关于维生素D与疾病的证据。
控制好血压有助于保护大脑。
研究发现,很多医生过度治疗甲状腺癌。
2018美国国家癌症统计报告发布。
澳洲一款新的化疗方法只针对癌细胞。
2018年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解读
FDA批准含大麻提取物新药,用于治疗癫痫。
男性筛查前列腺的建议。
研究证实四类食物保护心脏健康。
最近一项研究发现,只要用对药,乳腺癌患者术后可不必接受化疗。
一项研究表明,低脂饮食能提高乳腺癌患者存活率。
临床试验显示,化疗结合免疫治疗药物能使肺癌存活率提升两倍。
血友病是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
饮食与癌症之间关系的系列解读。
最新研究发明出了抗癌疫苗,初期临床试验有效。
科学家修复阿尔兹海默症突变基因。
研究发现,烟酰胺核苷可能有利于老年人动脉健康。
阿尔兹海默症的药物研究已经有了三个趋势,特效药开发应该不远了。
很多医生质疑盐水中的成分是否真的安全。
最新研究发现,抗抑郁药是有效的。
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建议 一般女性不要进行卵巢癌筛查
最近一项研究发现,只需要注射免疫系统刺激剂,全身癌细胞都会随之消除。
最新研究报道,天冬氨酸是帮助三阴性乳腺癌扩散的重要营养物质。
研究指出啤酒中的成分对代谢综合征有利。
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胶囊,HIV患者每周只需要服用一粒药丸。
B族维生素可以减轻颗粒污染物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吃了这么多年保健品白吃了?
关于刮痧,你了解多少?
最近发表于Nature的研究揭示了戒酒硫击退癌症的机制。
奥克兰儿童医院科学家首次在人体内进行基因编辑。
BMJ发表了适量喝咖啡的标准。
白酒和健康到底有怎样一种联系?
藜麦是近年来在谷物家族中异军突起的新秀。
我们需要科学的对待中药的药性和毒性。
最近一项研究发现,虫草菌素生物能合成抗癌药物。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通过了第二个治疗癌症的基因疗法,针对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研究显示,低FODMAP饮食能够有效缓解IBS症状。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新生儿的脐带可能有助于心力衰竭患者。
虾蟹壳提取多糖成分制成人工神经,用于移植。
WHO最新报道称世界上对抗抗药性感染的抗生素不足。
一项综述显示,一些流行的无需药物止痛法是有效的。
雾霾对健康的影响备受关注
一项新的研究发明了画螺旋检测帕金森。
斑点香蕉能不能吃?
本周三,FDA通过了基因疗法治疗白血病。
吃“酸性食物”致癌,其实缺乏科学依据。
各大媒体报道志愿者对艾滋病疫苗产生100%抗体,其实并不然,其中有一些误解。
《欧洲临床营养学》发表关于和椰子油是否能减肥的最新研究结果。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人造甜味剂可能不仅对减肥没帮助,还会危害健康。
氯氨酮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作为“突破性疗法”的药物治疗抑郁症。
美国最近研究显示,婴儿服用益生菌并没有显著的效果。母乳才是最好的喂养食物。
专家在美国头痛协会的一次会议上表明,许多预防偏头痛的新药正处于测试的最后阶段。
临床实验结果无论是否成功需公开披露结果
将这些机械泵作为一种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工具,而不是作为一种让患者活着的手段
三分之一FDA批准药物上市后有安全事故发生
诊断孩子视力不好需慎之又慎
抗抑郁药和抗癌药物还能用于治疗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症等
帕金森症治疗重大突破:可从星形胶质细胞中制备多巴胺细胞,加速传统的干细胞手术并改善疾病症状。
维生素D到底能否降低癌症风险呢?
精神疾患多种多样,表现可能各不相同。
2016年12月14日,FDA发出的一项关于全麻的“药物安全通告”。
在婴儿早期引入含花生的食品有助于防止花生过敏。
用于粪便微生物群移植的冷冻和冻干产品可作为治疗艰难梭菌(C-diff)感染的新方法。
西方心脏病患者更爱草药,真实效果感人。
控制饮食真正实现逆转糖尿病
睾酮药物治疗,到底能不能接受?
睾酮药物治疗,到底能不能接受?
北大专家找到了消除物质成瘾核心病理机制的治疗手段,向治疗吸烟成瘾及其他物质成瘾迈出的标志性一步。
每个月“饿”个五天可能有助于健康哦!
BMJ:维生素D或可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
中药对艾滋病治疗有啥帮助呢。
男性避孕新方向
全新疱疹疫苗有望帮助全球5亿人口摆脱困境。
VR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其应用的领域也逐渐增多。
美国加州大学科学家将多名儿童乳牙中提取的干细胞暴露在包含几种生长因子的混合液中,分别培育出了各自的微型大脑。
怀孕期间补充鱼油或许能降低胎儿哮喘风险
他汀类药物也有可能降低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的风险。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多发性硬化症新药出现
简单血液检测,“揪出”潜在心脏病
想逆转骨骼老化?靠羊水!
Nature发布2016年重大科学事件,来看看跟我们切实相关的
头皮冷却系统有助于预防乳腺癌女性患者化疗引起的脱发
可替代电子起搏器的心脏起搏细胞
可抑制乳腺癌的药物组合新思路
专家称2025年将有针对阿尔兹海默症的药物上市
太极有助于缓解创伤应激障碍退伍军人症状
新疫苗或将改变治疗白血病“游戏规则”
瘫痪病人的“救星”:科学家发明机器人手
一种可预防牙周炎的疫苗。
全世界有4750万痴呆症患者,每年新增病例770万。
被逼无奈的海外“淘药”
Nature:一个孩子,三个爹妈?
绝处逢生:高致死性白血病的新希望
遗憾,治疗阿尔兹海默症新型药物第三阶段临床试验失败。
可随时监测健康状况的“皮肤创可贴”
美国心脏协会:剖腹产可使儿童肥胖风险增加!
瘫痪或将可逆!大脑Wi-Fi显神奇
网上代购进口儿童感冒药靠谱吗?
好消息!世卫专家表示寨卡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粪便移植是怎么回事,它真的能治病吗?
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首次修订
巴西研制出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眼药水
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
中国专门生产儿童药的药厂仅10余家!
人乳头状瘤病毒和宫颈癌
《柳叶刀》:1/3的肺癌细胞会转移到脑部,全脑放疗无益处
维生素C,抗癌药的“新帮手”!
胰岛素无需注射?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喜悦还在扩散中,已有“理性派”出来泼冷水。
也许每一个精神疾病患者,都在努力用各自的方法,来解释自己眼中荒诞的世界。
寄生虫的蛋白可作为抗卵巢肿瘤的新方法?
Nature子刊:阿尔兹海默病疫苗离我们更近了
膳食矿物质补充辅助控制血压
一种新型光疗法可以直击身体“深处”的肿瘤。
癌症患者身心压力大将加快癌症扩散
控制胆固醇含量的药物可能降低四种癌症的死亡率
哈佛大学研究人员正在训练干细胞来对抗脑瘤
石榴抗衰老的秘密
首次塞卡病毒疫苗临床试验即将开始
体育锻炼对癌症有着直接的影响,可像药物那样有效,用于治疗前列腺癌患者,甚至在疾病的晚期阶段。
当今,传统膳食习惯已不能满足人们更高的健康需求了。
快乐,在某种意义上,可能是对肿瘤防治的一次革命。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辟谣引出的,看到最后你也会醉的!